|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6 12: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 亦当依这八方面来认识本身和环境,才能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如是以研经,如是以听教, 庶几获条贯统系之益矣。3 @6 q# T, H1 p- Y2 J, @4 S+ `% c
【注解】
( \4 L( t& Y* r3 u1 l# O+ c *.佛学:即智觉之学问,亦即破愚迷、求智觉的 方法。' l, P g+ b' C$ _
*/信: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
. o# ~, W% ^3 [; c: U1 \ *0解:有二义。一、释之义。即释文义而消疑滞也。又具 云解释或曰解义。二、知解之义 。即谓由见闻义理而生之心解也。对於行而言。如信解、领解、悟解、了解之类是也。* h7 A2 }. \! ~ Z; X8 T3 w
*1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众生之机之 方法也。& |6 P [! _" _1 k7 y
*2体: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 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
, S4 P/ T. G Z: a7 q# Q% x" c *3相:相者事物之相状,表於外而想像於心也。大乘义章 :“诸法体状、谓之为相。”
' X' m/ _+ o5 T9 s, J2 A *4用:理体或现象所发生之作用。' w$ S1 H3 N+ x2 h Q2 N" F9 C/ c5 u
*5因缘: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 例如稻种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
: q& E% V6 }/ |" u. r *6因:原因之义。
: j' I' c! C$ I8 q H10缘:攀缘之义。又由藉之义,依藉於他者。6 x% o4 W# R9 g) O. ?! U; ~; l
H11亲因缘:亦曰因缘。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 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
( L6 G) Y5 x K+ ^ H12无间缘:亦即等无间缘。等者等同之义。谓此缘 无有间断。2 c- F5 o. S$ \! J+ F1 s' j
H13所缘缘:谓所攀缘之机会。. w. o6 g4 I8 `* O$ o
H14增上缘: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如田土之能生米 麦等是。
0 g: m" s$ ?0 H* R: k H15果:木实之义。对於因而言。一切之有为法,前 后相继,故对於前因而谓后生之法为果。. R. h( O8 q8 C$ K% s* ^
H16因果: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 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 E# e; b5 C3 B F
H17事:凡人类所作为所遭逢皆曰事。( h! I7 @, Y$ Q
【附注】:
& i- x+ @5 e6 |( W2 D7 Z% E6 } (1)三大—(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 毕竟常恒也。(二 )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 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 间之善因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 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5 L3 X6 ?" V* u0 B( b: r* c
(2)四缘—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 缘。(一)因缘(亦曰亲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於色尘时,识即随生,余 根亦然,是名因缘。(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三)缘缘 ,谓心心所法,由缘而生起,是自心之所缘虑,名为缘缘。(四)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 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
8 x8 @# H2 ^3 R1 V( j; m (3)事理—因缘生之有为法谓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谓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 者真如之体也。+ W3 ?3 k; p& R& h
(4)性—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
5 U! Z1 V9 m; I# N, n6 m' {+ H 【佛学讲座第三讲】
* G/ {* x P1 w$ x; q2 k 消除几种误会9 k6 i9 C; S0 r- U" w
一个航海者,要想航程顺利,在航行之前,除了先要 定下航行的目的地,熟悉航海之技术 外,其次就是要检修船只之毛病和校正方向盘,然后才能开始航行。而一个学佛者,要想学 佛路途无差,在解行之先,也得立下学佛之目标,了解研学之方法,接著就当要消除心中之 误会和确立正知见,然后才能研学佛法之内容。上来两篇,一“明佛义”,是点示目标;一 “知别相”,即略举方法,皆已如前述,今且言“消除误会”和“确立知见”。; X5 E9 @0 z$ E2 ~, G9 X
天、消除误会
3 E* ~8 M$ O8 L 世人对於佛学所以产生误会*.的原因,不外有两种:一是自己本身, 随意假设理想*/ ;一是听信别人,捏造妄谈谬论。但是不论哪一种原因,皆不免或根本未见,而道听途说; 或虽有见,而认蛇为龙;或只见其事,而未究其理。如此的结果,他所领会的佛学,自然不 是佛学的真相,而与真正佛学,实有相当的差距。. Q- M% k3 A* X( [ {& R. |
然而,先入为主,后入为奴,为人之恒情。既然这人对於佛学先前已有错误的观念,后来 即使再闻到真正的佛学,也就难以接受,反要加以排斥了。
/ h- O/ H6 U% p. c* ]4 h2 N& v, T! O 详细分析起来,一般对於佛学或学佛者排斥的错误心理,都为下列数端:(甲)迷信*0, (乙)
, O9 b% P7 P9 C 佛学十四讲
2 |+ J, o& X0 l: X6 O 消除几种误会
% d* I( S9 R3 X9 y/ }+ @) K 消极*1,(丙)神权*2主义*3,(丁)忽略现实,(戊) 不合科学*4。依次驳斥於後:
/ R+ W5 q9 f) Q, w4 p- O (甲)迷信属他,正信属佛:欲断邪正,先知标准。何者?所谓迷信,是指迷惑於 事理真相 ,而随加相信者,谓之迷信;反之,若能正确认识事理真相,而相信不疑者,则是正信。可 见信之迷正分别,主要在於是否正确认明事理真相而定。依此客观标准加以观察的结果,事 实与一般人所误会的恰好相反。真正迷信的是他们,而确实能以正信的惟属学佛。何以如此 ?让我们观察他们所信的是什麽?不外:㈠无谓有:万法因缘所生,本是暂起幻相,而他们却 执之为实有,而且贪取不舍,这如渴鹿奔逐阳焰*5,只落得一场空辛苦。㈡有谓无:真如本 性,虚灵不昧,而他们只因未见即斥之为无。这如近视之斥星辰,实在星辰布满虚空。㈢偏 陋执:中道难明,世人或偏空见,或偏有见,或主张唯心,或主张唯物,总是法执偏见;这 如瞎子摸象,给人一隅之讥。反观学佛者所信,则根据於因明之三量:㈠现量*6:佛学内容 ,乃三乘圣人,断惑证真,离分别识,而以无分别智,所现实证知之万法真相。喻如:眼之 见色,耳之闻声,并非一种臆测幻想。㈡比量H10:佛学义理,本诸因明三支(宗因喻) ,远离一切理则过失,正确推比所得。喻如:见烟而知火,毫无错谬。㈢圣言量H11: 三乘圣人中,或声闻、或缘觉、或菩萨,虽亦具备现量比量境界,但未究尽,故一切言论, 终仍求决印证於佛,谓之圣言量。
# J0 g+ Q. i5 R8 v6 R (乙)消极两属,积极两属:世人每喜积极,而恶消极,不知消极未必皆坏,而积 极未必皆 好;又世人多斥佛为消极,而自鸣积极,不知佛有消极,亦有积极,而他有积极,亦有消极 。试析言之:㈠善消极属於他:何者?凡进德修业者,多疲多厌;济困扶危者,推三拖四; 为众牺牲H12者,裹足不前。㈡恶积极属於他:何者?身杀盗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