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25|回复: 15

[原创]知了 ——《金刚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7 15: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 s9 z; `( }% r( n

一切有为法

- [" P/ x! q8 v1 N' A+ A

如梦幻泡影

% }4 [# P, }" h2 g

如露亦如电

: Y4 M/ ]5 f b8 @- T

应作如是观

2 q. P+ c. w. n8 l! r

                    ————《金刚经》

' W! E/ S' Q6 b2 w) y9 ]% m

                                               

1 Q7 \4 `0 S! x. G" P9 ?

 

# Z7 p5 `, J3 S: _( {

释一切有为法:

0 V6 d' ]: u2 Q6 m' [

   ‘一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了无逐,得于自在。‘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阙中(三皇五帝心法)’,此以明乎中道,而行致精微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道德经》’,此以明进道之途也。

0 t9 A( \* E" V0 A: _! J3 K

   ‘有为法’非道人之所居也,与无为法相对。‘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有为法乃众人之执所居也,是为烦恼结使。明于烦恼结使,得方便解结也,是为此诗其用所在。

% v. N/ |- @" N; s# \2 A& y h R

 

% Z" I$ j! q. `5 @; k

释如梦幻泡影:

# S9 ^5 Z2 Z g* V

  ‘如’,梦幻泡影亦真如所出之虚妄不真相也,真如本性着迷,行乎有为法,则成妄业道也。修却妄业则归本如,本如、如如不动,不染不离。

$ {$ m( g' |. k/ z) I5 }

   ‘梦’意为妄为。梦境森罗万象,妄造诸端,醒来成空!妄为耗尽所有,到头成空,何可不慎!

- d* n# l" ^" l {$ ?2 C! O

   ‘幻’意为妄念。幻境凝神意化,由贪恋故,终无实义。妄念不尽,念念相续,欲爱故,无有实相。妄念耗神,不如一时舍念归真!‘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论语》’。其可释于此梦与幻也;好学深思,其精益无极;偏学成妄为,偏思成妄念,此乃于学思之一端也。

' i5 q0 [& x. v2 P' [; I, ]( b$ ] K

   ‘泡’意为烦恼。泡沫本空,执为则既怕其破,又怕其飞却(取于肥皂泡之理。),故所行战战兢兢,如履溥冰!依于执为之惧,故此烦恼必成其行之阻碍也,不如顺其自然,赏其一时风光,得我自在自由。

) t* b. |3 S8 e" k

    ‘影’意为业障。迷人逐其自身影象以求得脱,无有是处也。立杆之人自我本是,何更外逐解脱之法?!故明此道之初学能行所行‘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得之也,行于至道将谓‘善之与恶尽皆抛却,身归寂灭’,还生三界之行,此善非彼善,此恶非彼恶也,乃无为法使然也。业障所成,自困其行也。明于自造诸恶,皈依正,行乎至善,其可也哉!(逆生死流)

) A* ?7 \" {* s' W3 V

 

7 ~5 E9 s9 H# U# A- B

释如露亦如电:

( |( F7 K; I. ?, s3 v" w# W

   ‘露’,铺在晨途中,太阳一出,倾刻消失!有为法在面临苦难时,化为乌有!然甘露滋心,相呴呴之鱼不若相忘于江湖也;行露碍行,不如待明。
   ‘电’,(闪电)一闪而过,来无影去无踪,其来彻天彻地皆惊怖,其去留一幽明云空,非吾等得以稳定安养自身之道也!

3 ^- d; C9 g0 W9 B' |( C

   此句明其空有其华,皆非恒道,转瞬即逝!

8 L6 u M' A& S) Y

 

: X) D3 }$ l5 C: X1 Z7 U, `- f

释应作如是观:

! o# h% P8 b# }3 G8 g

   ‘应’,乃境遇于自性所现之应也,是本性之照境也。有作有应,是为‘应作’之初也,正应正作,是为‘应作’之正行也。一作一应,一应一作,本性澄明,则得正应作,不为外在一切作化所动也!斯为鉴照也,正照上述之一切皆空,成其正应作。

3 w/ `2 W6 h: s& v

   ‘如是’,乃如上之谓也,意其如上之明方得正行也。或可另释,‘如’、本如也,如如不动之真体,于此谓动用本如而照也;‘是’,正是也,乃本如之正行也(此释亦可通)。

% u! D) h/ v7 X+ z

   ‘观’,音同于‘关’,此当谓依本如而观,能止乎邪见(止观,关),成正鉴照(正观)也!得此正道行,当谓其‘照了’!

% u4 m y; p; C. I# u$ Y

 

6 O7 `+ y6 P8 Y* ?

 

8 r, M5 A* U( n) m# b Z7 k u4 b7 ]& q

   了了分明,‘照了’其为此偈之旨也哉?!存之。

[/ U1 ?4 |) a7 d& S4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N) u( }0 M. E: U) y3 ?

空却慧能



  昨天早起,是计划内要到同安梵天禅寺游玩的,去之前却又忽然决定要译译这些诗文,只好挨到今天了。不过碰巧在梵天寺那,向和尚借了本《金刚经慧能释义口诀》,幸得一参,增益不少!今当化意于所释诗文,宿兮不误圣学也哉。

) G* k7 C. X9 ]- Z5 y3 q+ b

                                                          ————是为题记

6 I" w8 q& l& W3 W+ ]/ ^

 

( b8 L4 n+ A3 ?$ }

 

* A' N- B. A b7 e4 \7 Y$ e

菩提本无树

|5 K; g ?4 }- E' T

明镜亦非台

. H+ r6 l7 `' H

本来无一物

3 R, z6 ]: m" D9 q4 d

何处惹尘埃

4 J8 W4 J% n( m8 F8 n1 H7 N

 

p" r1 q3 [3 J+ Q

 

" x, ?5 C$ [5 m9 E1 d+ r' Z

释菩提本无树:

" y: P4 Y5 A9 D7 Q

    ‘菩提’意为知,又意为解空。知则无涯,逐无涯之知则生无尽烦恼,是以唯智者了明知之无涯,舍知无逐,是得常自在也!解空则非一切相,非一切相则为不着不染,不着不染乃入流,入流是为无得。两义各有所偏,合之则为发明本相,照了一切本如,归于正因也。

8 r7 p( c" `% r& ^# ^

    ‘本’意为源本、最初、至真。

; u% V8 X5 M, S/ Z9 q; o

    ‘无树’,‘树’于些意为作为、实定相,又以音意暗通于‘数’。‘作为、实定相’乃有为法,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必当弃舍;实定相非万有本真,亦必幻灭,以是故谓无树!‘无数’义乃不可思议、计量也,则句谓烦恼毕竟无尽相,不如一时舍却,还本我自在身也!(依全偈解,两意皆全,此处意当侧于‘数’!若问树木之树,意已于实定相中言明矣。)

! v! l0 r" a; |) f

      全句谓本如无所得!

! E$ B' U6 R& {0 c, V! T

 

9 l- p, o; m ]! Y6 F; Z4 i9 g

释明镜亦非台:

, X5 @: P4 Y; h) V4 F E( e

    ‘明镜’意为本源、净尽。‘镜’,非净、静不成镜也(取意于净水、平静湖之鉴照也),此以喻本如自性之态也。‘明’字易误为有为之明,是为令明也,故有众逐道者之求明也;明镜乃自明也,非有为法!

+ Q8 W& o2 I( j' [/ ^2 W* P+ H" x

    ‘台’,抬举物,令高居也。于此则谓自我抬举,自居高位也!自居明镜之能明以务于明,是有为法。

$ h3 _$ @, L" {2 [# n* k, R

     全句谓本如无能所。

0 e# L6 Y" W! x7 e

 

. }0 u6 b' B X3 y3 I

释本来无一物:

$ r* U2 }5 _0 E

    ‘本来’意为源本之至真也。可同参于“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金刚经》”,是不易之常也。

& k9 x3 f( P! i) F: F

    ‘无一物’,一物尚无,则入空门也。若明其有,而有所得,必坠得失、生死执着而无所见也。

* J7 _, x7 l* N1 V# r( y; }

     全句谓本如圆明尽空。

+ T: c. ~4 g8 {7 Y

 

4 U4 j' K( E( _

释何处惹尘埃:

: V, g* {0 L* e2 k6 P, E

    ‘何处’,此处叱学人之执于定相,见有所染处,常执妄为,自招烦恼也。此可于达摩祖师接引慧可处之言‘将汝心来,吾与汝安心’明之。此处亦禅师接引后学之法,是寻得结使处,依结作解方得正解脱也。

: q8 P* |7 r" g$ ^8 o! ^5 l! s

    ‘惹’,心若为惹,‘若’意为或是或非之惑,是亿测之幻心也。是明此一切烦恼结使所出心幻故也。可于能大师此句参之‘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解此者修出淤泥而不染之不动心如莲。

1 a9 j% e! G7 Q0 @, W0 x) n

    ‘尘埃’世俗之一世烦恼执着也。字解之,‘尘’乃尖而颓也,尖则易透,颓则易毁;埃,乃私物易争执为也,私物非物,同于污泥,自垢于身!

8 V: W4 k5 y0 e8 [: n

      全句谓本如绝尘不染不着。

/ _5 q2 X1 J) z! d

 

) {8 B9 U9 K* Y% M5 ?& x; i

     此诗乃能大师之道旨也,祖脉传承,唯传本如至真之体,至真之体如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进三课
! e: T9 }! k/ V+ q2 X+ ^4 r
 
8 Z ^* L' D8 h
3 r2 S! P/ v7 @# ]$ i' o0 g4 S; M7 x & M5 n" d3 O( c4 D1 ?) v6 B3 a# Q# J) E4 S& [! d1 m( ], @) ]# T2 r
z6 b, G0 ?9 E& P6 X
2 j. d# V" \3 g( `3 P% A

《第一课、渐》

* O, N" U4 P1 D+ f: V& n

故事略:

6 A: o& V" J( ^/ x, }

  有一位名叫大年的学僧,喜好于佛像的雕刻,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指导,雕刻出来的佛像总缺乏佛性。于是,大年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得到无德禅师的指导。
  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的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它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始终没有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连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也没说。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
  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慰地笑道:“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 M7 `7 d8 n2 V

故事解:

0 ]: K8 g# T2 j& w6 R

     心手一致,其为之乃以渐!三月不耐烦,三年、三十年呢???以此知其当非以知见达也,故若能令其安心务本,即便是故意愚之,有何不可??! 禅宗所行乃玄素之隐也,以此令众僧不轻初学也,其同于此处禅僧之令大年握宝石而不知也,宝实是在其手中,一旦功成,众邪不侵时即现大明矣!
     大年到于无德禅师处是求于刻道,然终却是求于知见,违于本心,是迷而失一心也。无德禅师此乃以实行之教直挫其求知见心,明之当省一切只在当下,精务之,渐行可渐远!
   “本立而道生”,诸圣之教皆然,宝皆付诸于众人手中,求个什么呢??!精务之!!下面大家不妨参参所谓的愚民教《老子》:

: u& ~% t) v( n3 `/ w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为于细,难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归本以务)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务本无务末)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愚则不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弃知见)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为学日益。(当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简易)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见而明。不为而成。(归)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虚明)

' V! V, r- i) H- B


《中课、一得一失》

* h8 H! b. R, ^$ g

故事略:

$ O. `2 w: r2 B4 T; A# [4 Q6 ^6 i& j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 P" Q" Y; |* Z- M) U

故事解:

2 B2 ]4 e( I# k- ~5 N

   学僧善效,是行恭顺道也。待者善疑,是求知扣法行也。然尽顺则愚,尽疑则痴,愚终成幻,痴易妄为,皆不道也,故曰:“一得一失”。
   恭顺道立其无我,成于无心,学僧落入无志;求知扣法以令自强,成于不迷,侍者却执圣定相一我;无志同于木石,执我如于盗跖,是皆无道也,是为“一得一失”!
   若正道者,顺而善受,疑而善决,非为众生,非不为众生,非为圣贤,非不为圣贤,成之以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唯其所当,应机接物、随缘因化是也!得此者方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终普利于天下!
   落于两边者,均失圣教,同垢圣教无别!下再列所谓愚民人《老子》之言一二:

* }, ^& k7 @- B4 c/ \)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莫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除别)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化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相得)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迷人有悟者,悟者除迷人,无迷人无悟者)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致精微之德)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圣教之道,顺教之法)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虚心却相)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损益)

% i r$ @6 ~+ E9 C" {0 B4 H1 b

《最后一课、平原》

# I4 J" c+ v% M% I7 E5 T) K4 s

3 `8 |; H& a4 w% Y0 e, r/ k

     物格、知至;本立,道生!

+ B5 S" ]6 J# r8 E5 C, i$ u

下引愚我经《老子》一二以述:

+ W+ g+ I( n, H3 Z0 N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归)

- {" ?, Y. S; l

   解禅小结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法眼
: S9 e$ G4 B+ |, c5 ]4 a w
 
/ m$ j2 W8 l Z5 m! d0 H
2 k! |. s+ p4 E# ^1 o. i' B" a+ A9 o) k! b" v/ j% o- n* I9 X K* S; {5 k# ~1 A" H. _% O* q4 E E3 X& Q
2 j4 |! H, G1 G. X! F
% W: v. K: ~0 c7 |

《正法眼》

9 z& ?4 x- A: v) C+ s7 i" l

故事略:

' ?* P( x _* E! Y- ^

    僧璨大师以白衣居士的身份造访二祖,受法得度后隐居于安徽皖公山。时逢周武帝灭佛,他往来于安徽的司空山一带,居无常处,十几年都不被人所知。
    一天,有一位年仅14岁、法号叫“道信”的小沙弥来请教大师。
   “请指示我解脱烦恼的方法。”道信说。
   “谁束缚你了?”大师问道。
   “无人束缚。”道信默立了一会儿,回答道。
   “那还要求什么解脱呢?”大师说。
    道信于此言下大悟。

3 t: J! {% a6 x- d


故事解:

; p) M2 z3 F' t# I1 U% w& l

下引两个相类故事以明之:
    某日,百丈禅师依傍着窗户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经文,不知何时,一只苍蝇被纸窗挡住了,绕室旋转良久,它无论怎么飞不出去,竟把窗纸撞得特响,真的成了—只名副其实的无头苍蝇;古灵禅师目睹此景,曰: 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 (《御选语录》)尔后,他作诗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这首诗偈是形容一只苍蝇,为了飞出屋外,不晓得如何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拼命地往“纸窗”里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呀!什么时候才能钻过“故纸窗”呢,那就不知道了。
    宋·白云守端(1025一1072)系杨歧派禅师,俗姓葛,湖南衡阳人。他曾作《蝇子遗窗》偶,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生来被眼瞒。”

% A/ q" ^' E: c3 |6 e

   所犯在死钻,而不知超脱!那门那窗本就开着路在,根本就没有束缚,迷人执有死不得脱!
   记得还有那么一个故事,把纸窗换成玻璃窗,前面让苍蝇钻玻璃钻不出去,等到把玻璃拿开了(束缚没了),它还以为玻璃在(幻有之束缚),终于没飞出去,困死在里面了!人之困厄多如此,为其迷而不用自个眼睛看看!
   假如在那自困的苍蝇面前放另一只苍蝇,让它飞过去,那被困的苍蝇看了也就明白了,也会跟着飞出去的。只是遇到同样的事,它还易犯!得道禅师之范后学,如同飞于彼被困苍蝇前也。然机宜有异,禅师不可能处处为彼解厄,故忌以行效、言语示后学,唯令开悟,得正法眼藏,是授渔之法也!

- T6 [0 H7 E4 t7 {0 x5 p

下面再引一或可应对烦恼之故事:

/ P K7 f: w" _0 b) F' a! A/ h

    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与道士为邻。道士不希望这里有佛寺,于是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不久,很多年轻的沙弥都吓跑了,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十多年。到最后,道士所有的法术都用完了,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往他方。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他们?”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如果勉强说的话,只有一个‘无’字是他们不如的。”“‘无’,又怎能胜他们呢?”禅师说:“他们有法术,同时也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却已经无限、无尽、无量、无边了。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邪术如那烦恼,是自心生有故无尽,是不知其终归幻来也。

; g1 M- Y" q! L1 v# D5 V0 P" [
 
) X* N; A' v# h& o* T) H- i$ `
 
# r! a0 q1 {7 B( q+ Q! m- ?1 [
《能与力》
" q7 W2 {$ ?' n: O! \) T
 
4 S8 E# J$ o* u: B( I1 _0 X
/ N& T4 A, ^/ h2 j0 p8 h% T' T : _/ ?7 |2 H( @+ W2 E, P7 h: ^2 }: B0 j4 C! p* K/ f6 {6 {: b* p/ N, g
% j: U% g% o* Y! V- _
. d$ `+ G2 E8 D- ]) F

《能与力》

, i, K) I0 W" I

故事略:

- c1 Y" h; j! `% }

 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他们都是著名的禅师。他们虽为师徒,却经常在一块参禅悟道,相互学习。相比之下,马祖禅师道高一筹,但隐峰禅师也毫不逊色。
  有一次,隐峰禅师推着车子搬运经书,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坐在藤椅上伸着脚休息。由于道路太窄,隐峰禅师请求马祖禅师把脚缩回去,让一下路,没想到马祖禅师却无理地说:“我向来只伸不缩。”隐峰禅师听到这话也不甘示弱地说道:“那我向来只进不退。”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隐峰禅师毕竟有事在身,再这样下去非误事不可。于是他不顾一切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疼得马祖直咧嘴。
  马祖回到寺里,便立刻召集众人登堂,手里还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看样子好像怒不可遏,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马祖禅师对下面云集起来的大众说道:“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快快站出来,我要砍掉他的脑袋!”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这时隐峰禅师快步走上前去,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脖子。马祖禅师见他毫不畏惧,却又放下了斧头,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就缩回脖子,向马祖顶礼跪拜,然后弯腰退下。马祖禅师看到这里,再次称赞道:“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众人听后,均若有所悟。

1 t3 ~* w' h! v9 f k

故事解:

0 s5 y$ |7 B$ V; T# Z9 v) |

    “只伸不缩”与“只进不退”皆违于道,机锋相逞,乃以相试也。然以“只进不退”相对,是以恶治恶,以火制火,不道也,故此处隐峰机峰不当。然其能以正事行,愚而不伤事,是其得也。
     当进,就是佛祖挡道,生死不两全,也须进!是为能进也。敢做敢当,唯其行正,故得刚勇,此以示进之道可矣!行人生一切困厄道,非自强与无畏,何得行!
    
     当退,就是受尽万辱,亦当屈退!“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v% n2 K0 H$ l$ \9 \$ l: x# v; ?6 F6 [- e


    “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唯其心之至正也,然生命轻易断送,以之一意气无理事,非道人所为也!既能进,还须能退方有“大千世界任你行走”也!过进犯冲,逞勇之士,必死,是孔子之谓子路也。

' v4 E2 s3 r" R) f. ?- X/ F' h

     若隐峰不缩头,马祖失道,隐峰失命,净者自净,污者自污,空损命于道过大矣!其能缩头,是得赞“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之所由来也!
      于此可悟进退之道,然莫忘用力!

8 i. ^( }" h# z

下再引一禅事以补益之:

0 [9 M( S/ |7 o- l' j. @

    龙虎寺学僧在墙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请无德禅师评鉴。
   “画得很好,但没有把握好龙与虎的特性。”禅师说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师父真是一语道破!”学僧们心领神会,其中一位又看了墙上的画一眼,继续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感不足。”
    “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禅师进一步说道:“退后一步,才能冲得更远;反省一下,才能爬得更高。”

: D" Y. M( Y2 _)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偷与和尚(解悟小集)
+ w) W' H$ W. g
9 @: t4 x( ~% h9 G8 j. H1 _. K( q/ Y; p( V. s- y1 }* D3 ?. b7 ~- T9 _- o# c: U, [5 |2 S1 l
5 u& X. t$ Q- ], ~' z2 l# k' o

《盗贼学技》

# a! Q/ k) U6 ^

故事略:

  弟子们经常向法演禅师询问参禅的技巧。这天禅师给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他希望弟子们能从中悟出参禅的道理。
  他说:从前有一个盗贼,他干了一辈子偷盗的行当,眼看自己要老了,不能再做下去了,他便想把偷盗的技艺传给儿子。这偷盗的技巧,说到底就是一个逃生的技巧,于是父亲决定先把逃生的绝招传给儿子。
  这天晚上,父亲领着儿子穿墙入室,来到了一个富户人家。父亲十分顺利地打开柜子,叫儿子进去拿些钱物。儿子刚钻进柜内,父亲便把柜门锁上了。儿子在柜内扑腾翻打想要钻出柜子,不料父亲却悄悄溜走了。可他这一翻打却吵醒了这家主人,主人心想可能是盗贼光顾,赶忙让仆人举灯搜查。盗贼地儿子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搜到柜子边了,他急中生智,学起了耗子啃木头的声音。仆人听到后,拍打了几下柜子便回去睡觉了。盗贼的儿子听到没有了动静,便一脚踹开柜子门,逃了出去。
  这样一来,又惊醒了主仆二人,他们发现家中真的被盗,于是追出了门去。盗贼的儿子被追到了后花园,眼看无路可逃了,他忽然看到旁边有口水井,又急中生智,抱起一块石头扔到了井里。追赶的人听到“扑通”一声,以为是盗贼慌不择路掉到了井里。于是他们便在井中搜寻盗贼。盗贼的儿子趁机逃脱回家。
  见到父亲,他满脸怨言。可父亲却对他说:“儿子,不要埋怨,告诉我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儿子认真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父亲听后非常满意,不禁赞叹道:“儿子,你已经出师了!”

% }* j; B {) T6 P, q7 D$ s

故事解:
  
   其所教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为困教之道,唯令其自强,自力更生也,非外人所能助。可与下面司马迁之所考言参之: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 u1 e$ ]8 b# `6 h: a6 Y0 x9 P

   其艺道所在,可与庄周所述之故事同参之: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囗(左“歹”右“昏”音hun1)。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外物》
   然此盗贼能逃罪于追赶束缚,却一生不能外于金钱束缚,一生不能外于偷盗营生,一生不能接受‘阳光’的照耀,以至于其后人亦束此偷盗营生,是为其不智之大也!

7 C1 I7 R1 C) I9 z6 [! H6 z

《只偷一次》

0 Z4 d" k; n: D8 w# j$ Q

故事略:

/ Q! k, n; ~2 J6 r

    石屋禅师一日外出,黄昏薄暮时分投宿到一个旅店里。由于一路走来十 分疲惫,石屋禅师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过了不知多久,石屋禅师隐隐约约地觉得房间里有沙沙的声音,以及翻动东西的轻微碰撞声,就睁开眼睛,随便地问道:“天亮了吗?”
声音忽然听不到了,过了一会儿,墙角那边才重重叹了口气,有一个人的声音说道:“现在还是深夜呐。”
    石屋禅师心想,能够在漆黑的夜晚来到住人的房间里的,功夫肯定不错,或许就是罗汉来了,就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又沉默了一会儿,对方答道;“是小偷。”
    石屋恍然,但又觉得这小偷很诚实,就说:“我不抓你,只问几个问题。你偷东西有几次了?”
    “数不清了。”
    “偷东西快乐吗?”
    “偷东西成功之后很快乐。”
    “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那要看偷的东西价值如何?”
    “你感到最快乐的一次有几天?”
    “四、五天罢。”
    “四、五天之后呢?”
    “提心吊胆,很不快乐。”
    石屋禅师笑出声来说:“你只不过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干一次呢?”
    小偷经这一问,马上来了情绪,急忙说:“看来老兄很有经验了,你偷过几次?”
    “就一次。”
    “一次太少了。”
    石屋大声说:“只偷一次,毕生受用。”
    “那老兄偷的是什么东西?”
    石屋禅师站起来,看到小偷站在墙角,就走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胸部说:“‘这个’你懂吗?它可是无尽的宝藏,得到它,保管你一生受用不尽。”
    小偷说:“听别的和尚说起过,可是捉摸不到,也许这感受很让人舒服吧!”
    石屋禅师说:“那你为什么不亲身体验一下呢?”
    小偷听了,就向石屋禅师忏悔自己的偷窃行为,跟着他出家,做了一个禅者。

, R6 `7 s$ ~; H$ B! u

故事解;
  
    心乃法源,得法乃夺天地造化之功,依此而行造化,先贤所存留之一切宝藏尽为我所用,受用不尽、利人利己,何须行盗!是为大盗盗法源也!于众生之教则谓只要力行于修身务本,一切功果自然可成就也,何须慕他人之所有而行于盗!

0 B8 N: ]8 z+ W" ?& }' `7 R


《送一轮明月》

1 c6 ~% o0 Y+ [1 i/ K$ Z

故事略:

8 ]& h1 r3 k+ ?# S4 R. _' q; O/ {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3 v2 m3 Q% P5 ]/ l# A* }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 R* s5 F! Y- ~! L# B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2 d. ]$ m0 L9 e( H+ b: R# K+ D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 M( s+ L0 ^6 | w _. L9 n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 ~5 Y: H2 R$ B0 z# F

故事解:

( y3 E- S5 F6 l; }

  明月鉴心,将心比心,斯能有爱,有爱则能自力更生而与人无犯也!禅师以爱导之,是行于此道也!
       然和尚种下善心,收得善果。天下众小偷何期不自省以自种善果怡养天年,何其不智恶果频种,老至危矣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哪个小偷以长远计,修修善道,偷偷天地与自然。

O1 _/ E! N6 X3 q! c' A) S- K! H

《小偷偷不走的东西》

/ L9 i. a5 T) Y, X! k

故事略:

3 i2 S6 j/ i; g

  无相禅师在床上正似睡非睡时,禅房内钻进来一个小偷.小偷翻箱倒柜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叹了口气,正准备离开.无相禅师开口道:”朋友!请顺便把门关好!”小偷一愣,随即朗声说道:”原来你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你这朋友太过份了!难道要我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 a: Z/ H! |' y; J8 l

故事解:

R+ ^) m4 a9 }0 O

    人人一条命,一双可以创造的手,一双可以云游四海的脚,一个奇思妙想的大脑,……就在身上的这一切了,哪个小偷偷得了呢??这一切对每个人自己都是最珍贵的!
    当小偷为和尚翻箱倒柜时和尚偷了小狼狈的身影,寻开心;当小偷为和尚关门时,和尚的双手暂时被偷;小偷远道而来这里,是来为和尚作事的!!!这和尚偷得了他!和尚以他被小偷偷不了的一切偷了小偷的最珍贵的一切,事情就这么简单!
    因之与果,和尚种善,小偷种恶。宝藏只在自身中,不在外有之一切!世人忙忙碌碌、斤斤计较,终只为外在之一切奔波,弃自我宝藏于不顾,其与小偷何其相似哉!
   “难道要我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没错!可惜太多迷人,‘买东西’来给别人盗了!!!
    俺们要的是:让小偷关门!是谓让小偷成为我等防盗把手也。此唯治世者能之!夜不闭户,是此也,大道达则达矣!

, \; |6 I- ~5 M1 C/ A

《机敏的鱼儿》

8 P5 g0 c0 v( i


故事略:

  深禅师和明和尚都是得道高僧,他们常结伴同行云游四方。
  这天傍晚,他们来到了淮河边上,看到一位渔夫正在收网,于是驻足观看。夕阳西下,河边洒满了落日的余晖,网中金光闪闪,鱼儿活蹦乱跳,半边江水都被夕阳染成了红色,好一番迷人景象。
  然而渔夫看到两位禅师到来却不禁喃喃自语:“罪过,罪过,在师父们面前做这种活儿,我真是心中有愧。”
  明和尚闭目合掌道:“俗家人也要养家活口,生活所迫,何罪之有?阿弥陀佛!”
  渔夫听后,若有所思,不禁放慢了收网速度。忽然,有条鱼儿趁机一跃跳出网外,直入水中。深禅师看在眼里,对明和尚说道:“明兄,真机灵啊!它完全像个禅僧。”明和尚对着那泛起涟漪的水面,回答道:“虽然死里逃生,还不如当初别撞进网里好。”深禅师笑了起来:“明兄,你省悟得还不够哩。”
  明和尚百思不解其意,半夜仍在河边徘徊思索。河水闪着幽幽的光静静地向前流去,仿佛明和尚淡淡的思绪一样随时间流逝。是了,是了,他顿悟:“那鱼儿进了网里与没进网里,只是外在的区别,其实自性都丝毫没变啊!”明和尚兴冲冲地向深禅师报告自己地心得体会去了。

8 L: P7 [* x- j- {6 _5 I


故事解:
  
    此非讲小偷,但相似,可示于其正道矣!
    进网与不进网同,能自寻解脱方得自由!捕鱼与不捕鱼同,能放下屠刀,立地方成佛!偷与不偷同,能醒觉修善果,方得长远!尘俗与方外,能超脱迷途方入大道!没有一开始就迷误的,也没有不迷误的,能醒而觉是为至上!
    人生就和那水一样,你想挽留住流过去的,后面的又流过去了!吾等唯当行“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何不直取眼前一瓢净水!迷误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惜取眼前新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了吗
' m6 R+ r* p0 R8 |9 [4 q) Q! \1 c) G+ g
2 D" T3 ]* f6 R, P. E# e a3 Q" {, N* ^% u1 E* z- ?# a# S% P- o/ D3 X U! G1 e3 S- N: e v* Y, N) E4 W. B( W$ i: x2 v7 }
: n( [8 W: H9 A

满了吗

9 J/ ]: v; c6 u

故事略:

% N. `. C1 n) x, i" n; K

     徒弟去见师傅:

$ s, `* l* ^; }5 u0 s- L" ^

  “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 n4 B! R- f1 J) y, ^( d3 u: I) e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 N: x/ G a. m& Y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 F) J! e" G- b p

  “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3 W4 ~" ]( [2 ]2 O) ?! L) k

  徒弟照做了。

' R1 y7 Y& v/ R0 [) d. w

  “满了吗?”问。

& r( y9 N1 k# y, k( O, X

  “满了!”

# o2 {3 `4 ~: H$ B/ U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人碗里,没有溢。

Y7 U, L$ z. Q$ D7 V7 z5 ^

  “满了吗?”师傅又问。

* B3 w6 r+ Y% [1 F) _4 Z

  “满了!”

: l7 e7 R, ?0 ?2 P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人碗里,还没有溢。

' ^$ {0 p; F" F8 H. M

  “满了吗?”师傅再问。

* g, X+ w, E9 e5 w/ v4 g

  “满了!”

7 o! d% [2 C* L! O7 o" o3 V/ C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 E( X' D' `5 l% m$ Z

  “满了吗?”

2 I3 ^) r& V; R# J4 N/ Q

  .......

6 z7 y+ P' F" ~# k' b

故事解:

+ v7 @ B8 K- M0 X

  石,实。你读背多少书,就有多少实的知,实的知是可以到达顶端的,但到达顶端却并不代表已然成就!建一幢飘飘欲坠的楼房比不上建一小座坚实的平房!

: M; |8 N H: E; \) f- ]# e$ J

  沙,啥(刹、傻)。读书要问个为什么,囵吞还得消化,化而入无,进益于其神髓,是入于至虚之道矣!行此道,唯当忘前后所达之知,是弃知见而修也。(碎石,是为沙,亦可谓小石子。)

$ n+ p. c$ n9 e$ f4 Z

  石灰,实回。深入求于至道,得其神髓,一切知与识听凭所使,是有实力修为矣,回于正觉正知之所见。(磨小石子,成灰。)

* s S3 A0 W: ]

  水,随。随心所欲之谓也,得其自然而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下而成海……。水无形执而得应物随形,人无执而得应机接物,道无象而得机宜尽便。(辗灰如水。)

( {+ j+ Y: r% _$ [( K

  此故事乃谓于虚实之道也,依之可悟三教之相化宜,修道之正进程。

# v7 o J8 r$ p4 |: u6 m
 
- \! A( p4 ~* o; M8 [5 Y% n0 A
 
( H' X: T0 i" W/ \8 L& a7 J( [/ j
谁去主持
( S8 f$ r6 J; [! H1 z
 
. r+ p0 k: f- |; @, z- ?
) M% d1 v! O* a2 H/ g+ G2 H" M, w # i* T: d8 f" ^6 q+ C% C% U& x1 K U0 j- F4 V' Z# T2 D7 P
/ r" G) M" R5 b8 l
0 m f& S! h7 W0 u/ g. n

2 D9 F7 o' b6 }" T- X# s3 m4 E. E3 t" Z+ k6 V7 y3 I( b: s6 \3 I+ Z! Z- [% R* n% p3 X* D' |& e6 G1 b) X- S. Z+ A! y, g) h2 w3 q8 k& Q6 |. i. s4 X. r! t+ d9 i6 U, `( z" B; s5 K& o5 ?* n& `) m0 q# c4 j) j; m7 O H# n0 V! j+ P1 G& L& Y2 ^( t8 V; k8 V- e
谁去主持
$ J" U$ K7 b" L# H& b

故事略:

5 t [$ H6 o+ h5 o , s7 C0 b# e2 S: `, B8 v) j0 c. l9 b2 E! E: u2 e: B3 Y6 I& M5 _8 U
( l4 p; P, J! N. J, h 8 N( R |2 K f( Q2 v# U5 J" [- A" N. z+ _1 f+ g6 m/ {) H/ z9 _: q' L; u5 }
" _" x g$ y2 G& c

  百丈禅师会下有一位司马头陀,他懂天文、地理、算命、阴阳。有一天,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沩山那个地方,是一个一千五百人修行的好道场。”
  百丈说:“我可以去吗?”
  头陀回答说:“沩山是肉山,和尚是骨人,你老如果前去,恐怕门徒不会超过千人。”
  百丈乃指众中的首座华林禅师,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他!也不相宜。”
  百丈又指典座(煮饭的)灵佑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说:“他可以去。”
  华林对百丈说:“我忝居第一座,尚不能去住,灵佑为什么能去呢?”
  百丈回答道:“若能于众中下一转语出奇制胜,当去住持。”就指座前的净瓶说:“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华林说:“不可叫做木 (门闩)。”
  百丈不以为然,乃转问灵佑,灵佑什么也不说,便上前一脚踢倒净瓶。
  百丈笑着说:“华林首座输给煮饭的人罗!”遂遣灵佑住沩山住持。灵佑禅师在沩山,大阐宗风,后成禅门沩仰宗一派。

故事解: 1 R) ?+ v0 k3 U( Y

  “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此以非名相,见其本真至道也。
  “不可叫做木 (门闩)。” :净瓶出入净水,有其瓶颈在。华林此言乃见其束缚所在也,不得其解脱也,况其所答不离于净瓶与论争,功利心太重。
   踢倒净瓶:束缚本无,论争本不存在,胜负得失不关心,这一切本净,何必逞能,何必争知逐识!是其得净水之真净也,不束于问题,不求于凡圣,超脱此一切之外,不为此一切自垢其心也!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问题难,不是对手强,是仁人自失其道也!”!

6 J) D. m1 A8 j$ Z9 J8 v- \1 x4 A
 
4 g' E; N! v* }1 Q3 T
一呼一喝
; z1 y+ J! ~$ d$ y7 T1 y
 
/ Q! A1 V$ R& O; y% |& y2 K. g U
$ i* p3 ^1 j! k+ P# v' z# c/ n; _* ^. `% `* W/ U o* U) g+ C3 W) ?: `" R. u" Q0 w) @) D' _( Y% e6 C6 y7 `+ h3 d1 T) @' m: g
" W& g" {( S& }) J8 ?, c" d
. ?2 F4 E8 ]1 h0 I6 p8 X

一呼一喝

% a( Z4 ]4 L9 C5 z) A2 X

故事略:

+ n+ x2 l2 q' X, a7 z! I3 j, q' @

广州的仰山慧寂禅师,在福州的沩山灵佑禅师那里悟道,一住十五年,受其心印,三十五岁领众弘法,有小释迦之誉。一日,一学僧从他面前走过,他问学僧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此参学的?”
学僧回答道:“南方。”
仰山禅师举起柱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
学僧老实回答:“不说。”
仰山禅师又把柱杖一挥,问道:“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
学僧仍是摇摇头道:“不说。”
仰山禅师就摆摆手杖,对恭谨站立的学僧慈悲地喊了一声道:“大德!”
学僧立刻合掌道:“诺!”
仰山禅师指示道:“参堂去。”
学僧告辞,正举步要入禅堂,仰山又在后面叫道:“大德!”
学僧回头,仰山禅师命令道:“到我前面来。”
待学僧走到面前,仰山禅师以柱杖在其头上点了一下,又指示道:“去吧。”
学僧终于言下大悟。

2 r' I! |8 {3 P3 t; u5 M2 A

故事解:

6 H+ O @8 P# a( h. ~7 D' p

  仰山禅师举起柱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此谓于举唱之道也。举唱之道所在,举一直而错诸枉也,拂尘所立,众尘无踪。

& v! F8 {" W+ R( R8 j

  仰山禅师又把柱杖一挥,问道:“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此谓于棒喝之道也。棒喝之道所在,一鸣天下知,一击打醒痴醉汉,一喝六贼无踪矣。

6 S" Z" Z( Y* l/ x

  仰山摆手杖,一谓其立而不失,一则谓其行不落此糟旧也。

$ o" z8 e( z! `' [

  “大德”:谁是大德??何人承当得??!此处一明于禅师之德以示也,一明于学僧当大德以行受也,一则为仰山之教化也。两呼乃重示、钦示于此也。

& }, B R* i& j5 \

  一呼一唤:唤去,是以示其当行大德于世也(僧行之道)。呼来,是谓学僧为参寻大德到此,是有大德方聚此众僧,示之谓修行当以大德也,所参乃大德,非是那木瓦之堂也。然一来一去,一阴一阳,道之常也,明此是不执,不执则归一矣!此处一呼一唤和合举唱与棒喝矣,深参之可得。

: l. I% Y% F3 F

 “参堂去”:高僧只在目前,堂就只在目前,更去何处??!是明迷人之迷也,以德观德,还是以屋堂观德,以道观人,还是以相观人……是为其辨也,明之则弃却定相,弃却定相,则方参大德,方礼得真佛!真佛亦非高僧肉身,于其法身,如来藏也!

8 ~; U5 j* a9 B5 K" L

  以柱杖点头:乃定其心也。柱为主,杖为丈;主丈,是有分寸有定夺也。于此仰山以大德示之,是令其以大德定夺也,能以大德定夺,所行于大道不远矣!(大德之定夺,何非举直错诸枉!)

- d/ r. m0 l3 I/ g: X: q' ^5 _

 “去吧”,一令其归省也,二谓其当行大德化天下。

9 R3 u+ R% e% N; e- {1 J# T
 
. }. }8 j. I- P! z# u
 
" R i4 Q0 s" t/ n5 G
傲慢与偏见
2 I, P$ J, Z1 T [1 v' ^
 
, f4 u5 o9 x5 K* O W( k3 k
6 M, J* s: G$ W& J, [) J, d z4 M+ N1 U2 c, v3 t, X7 ?0 m7 ]1 D9 y9 U/ Z8 Q4 u' v# p6 J
& \' h2 X- d! f+ p/ l0 ^, j
3 T5 T3 k0 n# Z6 i: X5 f. k8 c. l5 g8 n. O* [" |" d* M% t: W7 \5 t8 [2 L8 P5 V% B1 H+ g0 X1 |6 _8 X5 D- y9 z9 j6 x' [/ x0 y% l8 _7 E; A1 E+ o& w; f- F* S( u8 f- q8 c7 A% `# ^ \8 z4 U# u# U9 W& ]$ p/ y4 S* Y" v* Q; P+ L9 m2 ?; s4 a: ]
0 @2 a2 ^/ E6 @1 y- s R" J( S9 W. j7 t7 a5 d2 V- S; P+ f5 R5 ]$ W |& {+ @# I0 |- ?& V# I- i' H4 _$ q; ]; R5 H! W7 i& K! ~3 V- ]* b: ^: k% s5 A* l8 O8 x- h3 `* U0 u% U: \4 v" Q4 J ^' q: E+ v: |3 B1 C9 N. g% h+ G: U. a% [) R
傲慢与偏见
4 ~ j; B% p( ] J/ |

故事略:

& S8 O1 I4 q: U# {9 [* q3 d6 G1 G, t( D; W8 H4 Q( {- S2 z) |* G7 r( K S% U. Y4 u7 Y4 _$ W6 Y% j) _0 }, W/ v% a6 J9 E8 s
2 Z; i+ b2 X; z2 E* g6 \- o3 R# [ G& g, R! K9 d* [0 k3 f3 a6 G; E6 W2 m& ?* @5 \: T& e
1 e B/ j- P( G& x/ i

慈庄 慈容
  有一位比丘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自己所了解到的佛法才是正确的。
  争论的结果,彼此不肯认输,师兄一气之下走进房内请问静坐着的师父:
  “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无挂碍,不分是非好坏,没有荣辱取舍,这才是功夫,师兄偏说我不对,请问师父,我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你的对!”师父轻轻地温和地回答。
  师兄得意扬扬地走到门外,向师弟现出得胜者的姿态,告诉师弟说师父说他的见解是对的。
  师弟不服气,他也跑进房中请问师父:
  “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有主宰,分清是非,知道取舍,这才是修行,师兄向我唱反调,怎么师父说他的对?”
  “你的对!”师父告诉他后,他也欢欢喜喜地出来了。
  比丘身旁的侍者心中真不解,他对比丘问道:
  “怎么这个来问你说对,那个来问你又说对,究竟哪个对呢?”
  “是你说得对!”比丘回答侍者。

                         摘自《佛经故事》

6 K! m; P f3 ] G. [+ v0 u i

故事略:

6 S1 B* A% K4 s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此乃于返求诸己,不责于人也!)

# n8 \% c6 m' V& I; y% T/ E; v A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二僧执于求彼知己,未于己所不达。)

* s: f' _0 ^. X9 Q+ \

                                                   ————————————————————引自《论语》

. }8 ~9 ]% s3 l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辨敏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众过探源)
                                       ————————————————————引自《孔子家语》

7 T# V4 n+ F: o' _

 “是你说得对!”:此言谓其众皆执于知见论是非,而不求自见也!是执分别,唯执一我,却不返求!

& r8 ]* e: x. E

  禅师所行,乃明其根本,先息其心,成衡而调之,于道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师西来意
" x. K0 f4 K4 }8 V: L$ v
 
% C" q; U- a& G& L. ?" T: [
3 C( S9 ^1 A+ R7 {. S/ }! X4 K2 w7 C) @ $ u: `+ _( h' Q' A) M- H% g" ^/ l* a1 g. s. {# s4 }) {+ K( p8 |% n9 M
$ L# D' o8 I+ e! X- J
4 b6 g' v# K; W1 Q+ Y. g: z* u! a; K$ y: @4 e9 x; o5 O" h+ \1 p% f% b$ D" \. @% @) j. @7 f, E: I# }; o' C# `) K8 B# [+ v- m' t% y' s" U U9 z/ F- m0 O5 c4 ^) ?! f) j- a+ M9 `0 k F9 Z# g) k3 `) ~& p7 j; I7 |9 Q4 m
祖师西来意
) D* Z) F$ V" G* C( f2 ?" ~

故事略:

' p5 L" Q o, k

* W O( _+ \6 |$ S6 U9 j _/ G! u9 {* J) s; I/ E9 T8 @- @, O4 C' e- S1 _% \, h7 I9 P& x
\9 p3 f! _, V8 D4 {+ O3 i* \( t5 Q) u |% i. ? z' R: V, R% {- E( h$ g$ ^% G' E7 c5 l3 N$ c
- g, ^# d2 z: h& M1 t

僧问马祖:“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即今是甚么意?”

( O7 ~# Z/ w& J1 M

故事解:

3 L. X9 c0 C% F* L7 |; @

   “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此当视为西来意也,救迷情!然其行本乎无为,故此观亦妄,能离定相观,明之不远矣。
    “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打学僧,为其迷人也。诸方笑我,笑彼有迷人不救也。学僧此问如于问“如何开口说话?”,痴妄可知!救迷情破迷方得不迷,棒喝所在也。
    “即今是甚么意?”:此处是解之于前问也,有迷人求救,有禅师破迷。然谓直谓彼为迷人可乎?直谓世人为迷人可乎?有人执智、有人执圣、有人执尊、有人执愚……如其何得??!行于玄素,应机而解可也!
     

* O" w, z& |- m
 
& F, I3 A' u, M! [) h
 
; ]( |: r" ?$ j: z; {, G3 u
鹤林玄素禅师
) N, n/ P; L6 ]$ J
 
/ u T3 J+ b6 F' I' l, [6 o
7 |% x) r! u' m/ M - d6 y3 g( y' [& L4 C) V6 ~: E% i/ u! e$ U$ v. f7 Y/ W. ~0 s8 c* ]
* t. c8 ~# g& s2 c. M0 q
+ G2 Z7 z( z4 C/ X; |

7 O X. L1 O# E& d% |- d * J% M. L8 C4 G7 D. l! ~3 |$ l7 e- U0 G1 r5 Y6 U$ [5 T1 e6 {' P. j6 _. X6 Y% S& u0 w4 b+ d3 P% F& M. @' K8 r. Z2 M5 I( Z9 p! c3 A, t$ `+ R, ~9 u' m6 p9 ?; k2 I1 S! ]# W- ?6 k4 R% s3 D/ S1 ?/ q6 v7 ]" v* ^- l E7 q. l
鹤林玄素禅师
( K* b. B3 k# B6 W

故事略:

* ^& F9 _* I2 y$ x) ]

3 e3 k( `2 U* |+ b( m4 r' o% @# z& q' R; a- Q3 n' [( \' Q, e" N1 K" Q+ U" Q, v- K8 d' M3 P( a" \
$ O P9 ~$ U/ Q6 N0 n3 F& C; @ ! w- N# n3 V* }7 M# h1 I+ g7 u5 u6 a- M) d: @* Q9 n) q) Z
9 M- u2 `8 U& H1 {/ |( q

润州鹤林玄素禅师者,延陵人也。姓马氏。晚参威禅师,遂悟性宗。后居鹤林寺。

& v( G% }) H8 \+ `( z+ z

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而往,众皆见讶。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

& Z$ w" @6 q2 |1 q4 c% U7 j9 ]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 i1 _4 `1 S' F7 [& G

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

; G! x( c) w9 h1 y1 O. M* I

又曰:“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

1 e) ~3 O0 y. g) }% O$ u

有僧扣门,师问:“是甚么人?”

6 Y5 k( ~* ^) h; g/ g

曰:“是僧。”

) E' R+ X* d8 Q8 C

师曰:“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

& L, }; ^- h$ {% e

曰:“为甚么不著?”

3 ?# i1 Y2 d' [7 v/ g/ @+ G

师曰:“无汝栖泊处。”

6 d4 {4 x1 N2 z' N2 o% h' \

) @6 O- z4 Q& t; J. S

故事解:

- C% f4 q, X! U9 i/ V

         鹤林之化屠者与下述经文民曲同工,“人之初性本善!”。 行恶之人尚且当化之,更何况是自求向善之恶人?!屠夫非恶人,如何可因其所务即斥之于佛门外?!斥众生于佛门外者本即乱世造恶之法也,非为佛法!(正如今日教育中,将学生随便归入差生、不良学生列,直使其成恶,本即坏教育之本,非为教育之道也!)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迦叶。是为菩萨四谬。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正道。————引自《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会即不会,疑即不疑。”:所谓会者,是执有之心也,故谓其不会。所谓疑者,是因惑而止,不自求其解,故谓其同于不疑也(真正疑者,必当自勤求于除疑,用百十倍于不疑处之精力!)。西来之意于无定法中,无有言说,无有行教,故亦是言语、思虑计较所不及也。
   “ 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此谓于正修之法也。不会不疑底,是谓于不疑处不当自居,而当再求之、深求之,是于精进也。不疑不会底,是谓于所不会处当先受之、领会之,是先虚心求学,涵养之后方有正疑悔也!世之人多一遇到先圣或禅门大德的教化,不先领会,即刻生所谓去粗取精之成见疑,未知其识得精之与粗否??!是唯不信正道,无虚心受学故也,病此者自困而难前!下引《小宝积经》文以同参之:

! w' a0 p, x4 u3 ^+ u2 O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何谓为四。以憍慢心读诵修学路伽耶经。贪利养心诣诸檀越增毁菩萨。所未闻经违逆不信。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何谓为四。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诸众生憍慢瞋恨。于他利养起嫉妒心。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迦叶。是为菩萨四曲心所应远离。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迦叶。是为菩萨有四败坏之相。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顺之相。何谓为四。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善顺之相。————引自,同上〈普明菩萨会〉四十三

. N+ _# g4 t) N) Y

   “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此谓禅定不当为一切所惑也。佛来亦不著,是凡圣两忘,静之则得徐清矣!
   “无汝栖泊处。”:本净圆明,尘埃入不得也!此处乃谓于破定相法入禅定之法也。

" i- N3 H1 e3 T6 _( R5 x
 
3 ?# J+ O* \, R
 
: |! d2 H& A3 S' s
进入深山
, m0 ~" `7 X8 {1 a. l) |" ^, [
 
4 v$ ^' `' R2 }" o0 |- Z
: x, z% X# [" `" X" x5 w # O0 q' n. Y9 Z* W- F2 q- l: p: Q6 f7 D3 q& y# j# J9 @+ c5 u8 o6 m8 i$ b7 F( m
5 Q* F6 o3 S1 w+ f$ Z' ]' Y8 ?7 h) w
+ P) |) O( K- {) `. C9 G. o0 p

进入深山

& [7 o/ C1 S& x# t1 l' d8 t

故事略:

4 C: o$ [+ \2 _* H* F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问道:‘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洞山禅师道:‘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道:‘请问老师!自从你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回答说:‘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
洞山禅师道:‘那我再请问老师,是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呢?’
龙山禅师回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道:‘你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你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那似什么?’
龙山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终于提出他的主题问道:‘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呢?’
龙山禅师也就着主题回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0 d8 g- s& O+ R1 I% |# J7 O. B

故事解:

2 R; {* n3 F, b. U) v

     洞山、龙山,都是依山而名,一个洞穿山,一个龙居山,两山斗法,好戏出台!
     此处所言山乃用其象征于本真面目上、本源、如来藏也。此处之‘你与山’之辨,乃迷我与真如之辨也。
   ‘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此乃禅宗所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也,密不透风底,非言语见识所及,故龙山此问乃以试洞山禅师是否已明此而入于“不强为言语、不执有无观”。
   ‘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此处撇开问题,乃求以心会意通也,机锋相照即得明了!不自用己知,故得用彼神识求解,是无执一我之道也。进山路还须问住山人,迷途人须是各各返观自性本源始得是明其归途!
   ‘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此示非相,不以正言,明于非一切相即见如来也!天上云,一谓其飘忽不定,可与‘无有定法’相通;一则以其同于周易之卦象需卦,谓其非贪饮食宴乐者可入也。地上水,一谓其善下,善利万物,上善若水,是于道德真言教化也;二则以其同于周易之卦象比卦,谓其非以妄为比附效仿可入也。虽其如此(谓非从儒家、道教入),觅水识寻源,观云测动静,入山之大道所在也,欲修佛法,还须儒、道功底里出,是三家一贯而进也!
   ‘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此意谓迷我与本源本即相生同在,为其迷故生出分别,有进与出之说!是与本净之说同也。
   ‘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尘之仁为儒,天之仙为道,此谓与禅宗另一端之异说也,亦唯彼两教可言及于此!然此更谓者,儒之强知,道之假丹,是各与其宗背道之流也,不入此流,则于大道不远!
   ‘不是佛!’与‘说一物即不中’:是谓佛相亦非,不当住也!‘一物’,是佛即亦物矣,物非人,唯人为众灵之长!唯除此居识,方得返本归源,源我不二!
   ‘泥’入水则幻灭,此谓其此一切如幻,入于真如性海即幻灭矣,不复见,言其灭尽也。牛,世间之犟物也,逞能只知向前。相斗之牛乃谓识见之凡尘烦恼也。泥牛入海,乃谓一旦幻灭,执犟、分别等皆即消却,不复在矣!(然此处两泥牛亦喻于龙山禅师与洞山禅师,入源非逞机锋,以是故洞山禅师即败而礼拜!)

3 p0 K/ W2 S" ?; A

      此故事乃明于归本源之门也,当详参之!

1 }- F( T8 a' K# Q G" L& A6 {' X

- [% H# y7 R3 B7 e7 N) n
 
: U2 ^- E. \4 Y7 }- d5 r7 i2 |4 S: {
 
+ n4 O4 k9 t. `0 Z/ d4 Y; z2 p
不能代替
2 I$ ]: V2 z" T. N* z
 
8 d# F7 r& z# _; M/ H3 i
; |+ S2 ^$ W* k- _* R # X- M% e* X `+ u( a3 y+ F4 K3 H3 ]1 E/ f9 v; Y2 o, r0 u
2 u+ X$ c/ z( ^7 D; M- q8 t
G: ^) K% |- [+ g% }# D

不能代替

9 ]7 O$ w% [0 X

故事略:

# ?5 Z6 f3 E- Q9 d% p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地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 L. [% E9 |) R7 X7 }! W7 ]

故事解:

   穿衣,可以护身,于此则比之于护法、皈依法。
   吃饭,可以养体,于此则比之于苦修、喝棒参禅。
   屙屎,弃其糟粕,于此则比之于丢弃前人蔽履,推陈迎新也。
   撒尿,水道畅通,于此则比之于修道之融汇贯通,一以贯之也。
   走路,身体力行也,于此则比之于为人(为仁)也,前四者之总和不过是行人(仁)道于世间也!

" q( _/ P+ l/ a4 O) ]" `$ R' h

   其出参访行脚乃于“吃饭”、“走路”道中,如何可废?!行脚有苦,行道走路均苦,是(世)人(仁)皆等!道只在日常中参!宗圆所悟者,明本份事所在也!

" \2 x3 N% K* j i
 
0 ]# G- w9 v: {. R/ O
 
& j( O @5 e: f0 g/ r0 b
银货两讫
/ u& C( o; t. I/ Y: {6 i
 
) a" y0 X+ Y! h9 V8 u
& ]; [) R) y% \* q) N3 d# S! l( p7 U+ j. k5 ?* z8 H# \7 \0 F! N% ~- i9 @: `0 d
6 j+ D8 v9 i. e3 L. x
, n2 } L' X N# U0 f" @' L

银货两讫

2 u) K3 r* }& S% {' h

故事略:

: L3 L v7 ^1 Z1 y" G2 b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态度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给平常人过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钜款,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吧!’

- ?4 O+ Z8 }* n1 ^7 @- C

故事解:

: T9 H2 \2 D9 E: A @

‘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我想大家都送过礼,但有人对对方问这个问题否?问前如何?问后如何??!我想没问的话,对方常存恩心以报,问完后,对方像欠了不该有的债一样,当然是得多少还多少,以后不再最好喽!差别在哪呢?!汝是为名与利来还是为慈爱、情谊与珍惜来??!
“五十两黄金,不是小数目!”,那付得起的人除了信佛感恩的有心人,就是为名与利来的富户豪门了。信佛感恩的有心人不为利来,常存恭敬,谢不谢等同,禅师此行不伤!为名与利为之富户豪门,禅师此行乃慈悲教化,彼若得明,以爱心回报世间,自然福无尽!“五十”乃务实,务实莫务虚名幻利,此为禅师方便施教也!
    此则故事于禅则谓:莫执于虚幻名利形象,而迷失于自我心性慈爱之真也!
  
下附《孟子》之所斥利一则以同参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2 \# I$ M# h+ s' ~- J! n8 i9 R
 
4 n0 {# e/ t+ a2 n' O
 
+ X* f5 c, P& \( N f
自扫门前雪
s' y& ~& G* V( j
 
& v+ Z) ]6 _9 E
8 k, p3 t1 a- R8 z: J ' x; F# W8 j8 F: i, W) i, }( O' Z" X: I" M2 M% T# Q6 x+ Q" V8 T' [- k0 d
8 w, l5 u3 D: O/ f7 s5 f) ]
6 i/ Q: n4 f, _) x

自扫门雪

5 R3 Q& |1 X, Q# Z0 G

故事略:

$ ~- ?6 c9 v/ r0 S ?5 Q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走过,突然刮起一阵风,树上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就弯下腰,把树叶一片片捡了起来,放进口袋,旁边的沙弥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鼎州禅师不以为然:“话不能这样讲。打扫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沙弥再说:“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心上。我在捡我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呀。”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了。

$ ~% o; s( B! p, F6 g( f

故事解:

0 f& s+ h/ Z1 l+ I7 \

“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一,明天有明天的事。二,今天到明天的这段时间不仅浪费了,而且面对着不干净的一切。三,明天扫完,也马上有落叶下来,不干净是常存的! 总结:万事于当下做起,时时勤拂拭方得见时时之清净也。
“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积水成渊,堆土成山,滴水穿石,成于细微,为之以渐也。
“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步走,前面、后面莫须两顾,清心一意,捡完前面再顾后面,何为因两顾不得而弃?!!世之落此困者多矣,谨以记之。
“落叶不光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心上。我在捡我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呀。”:若为落叶多而不捡,满山满世界尽是落叶,如何取舍?!眼前的落叶,心上的落叶,捡好了再说吧,要是每个是把自个心上的落叶,身边的落叶捡干净,何愁之大地不干净!是为禅师之既不自用,而又能自求多福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禅师点亮心灯,为众生照明,众生依之明心,各捡一份落叶,则尽大地是清净世界矣!一滴水当汇入大海,其道即此!

$ @# h4 l& {" m" d$ D. P; T1 [
 
- U7 L3 u' Z9 o1 G: y
 
, d' d4 ?! ]. l* w& W* K0 ^4 q
锄草斩蛇
y0 w$ X: }9 {$ V" J
 
6 w( G+ O) N, x. w
% y) Y9 L3 B1 h& i' h2 G4 P 3 O1 N8 _: s7 _1 \; X" X" _2 d# H& X2 ^4 { q1 U" T2 Y2 p! T( V; N) q& n$ `5 }7 n
7 r$ [" W" k4 |; O
( ?! o" E# b6 G" p0 @9 L# n

锄草斩蛇

0 D2 l: N" y" f, r- Z

故事略:

3 E8 o7 q( d5 Z+ [( T" e

有位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参学。智常禅师正锄草,草里钻出一条蛇,禅师举锄便砍。
学僧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直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高兴地问:“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反问道:“且不要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甚?”
学僧终于有省。

1 t( \. Z2 j, r! Q5 b' x

故事解:

5 w4 Q R* H( N/ j1 I4 }

   锄草本就是杀生,为庄稼而杀生。砍蛇是杀生,为锄草僧众不被蛇咬而砍蛇。另外即使是砍一条蛇以警众蛇,令蛇与人不相犯,亦值!不锄草,庄稼不生,人众受饿死;不砍蛇,僧众惧(受)蛇咬,谁人锄草!一利一弊、一弊一利,取舍依道!
“‘什么是粗?’智常禅师放下锄头。”:放下锄头,有草不锄,收获时却怪庄稼结果少!放下锄头,锄草遭遇蛇不砍,僧众受毒蛇咬谁救?!粗心大意令庄稼无收,粗心大意令僧人命损,此何非粗?!
“‘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姿势。”:细心方得防微杜渐,斩蛇以令锄草众不受蛇咬害,是此之谓也!
“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甚?”:看不见自己,是谓不看自个于毒蛇面前危在旦夕,却只看见高僧斩蛇!是为虚有名相奔波,而迷失自我于不顾也,心中所存圣贤定相作怪!是有为于大道之失也,禅不离日常生活之一切!
   和尚可杀人否?和尚可骂人否?和尚可撒谎否?…… …… 圣贤呢?……。不管黑猫、白猫,一切有利于苍生百姓的,都可以用!
   试想一个将军对其士兵说:“你们到前线去,不要杀害任何一个敌人”。这会有什么后果???!为了所谓的不杀生,让自己的士兵去送死,最后让全国人民遭殃,伤亡之大,用为国所杀的敌人数换得来吗???!
   以此故事,吾等当深明机宜之所在也!

; O# o' C3 S" U' \& ?
 
$ r; T% V; m7 X% N% C6 P! J& b% ~: t
曇照随顺
! P9 ], d0 d; p. K3 ~1 z
 
* q2 \4 J& J( j
/ r6 g6 z" K, T! a# b, z! ~ 5 W& I7 |! y/ K# Y7 F: p8 T! L& S8 J7 g$ h+ |6 C# [: A+ ]3 y) B6 D: l$ U4 K
- d7 {' {0 i9 d; M# n
D) D/ N, |4 X) b

曇照随顺

) i+ u/ {# A6 l2 E8 I

故事略:

# x' ^+ G @' y- @( t' @

曇照禪師每日与信徒開示,都會大聲呼喝:“快樂呀!快樂呀!人生好快樂!”

$ `% x3 p; k3 v1 N& S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卻不時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9 K" H! `" v$ G' n }+ {; T' |- L* N Q* }
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來責備他:“喂!一個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應該呀!”
3 [9 i6 m1 s+ [
曇照答道:“健康快樂,生病痛苦,這是當然的事,爲什麽不能叫苦呢?”
1 C; V; g. I8 i4 {2 O& _/ V4 g
住持說:“記得當初你有一次掉進水裏,快要淹死時,你還面不改色。那種無畏的樣子,視死如歸,你那份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時都說快樂、快樂,爲什麽到病的時候,要說痛苦、痛苦呢?”
3 F* r! o" s3 N% Q% w3 ?7 H
曇照禪師對住持和尚道:“你來,你來,到我床前來!”
2 n( `8 O! T( a) n8 c. ?
住持到了他床邊,曇照禪師輕輕地問道:“住持大和尚,那麽請你告訴我,究竟是說快樂對呢?還是說痛苦對呢?”
2 a- v# M( n1 o5 @, p! j* f3 K& B5 {
, Y1 G' i: S; ~; y

住持大和尚無言以對。

2 u5 a" w# b9 z) ]7 O& u

故事解:

1 \5 z* f) N) ]( c0 }

  该快乐,就痛痛快快的过。

0 r- K" ~* M3 [& i. T

  该痛苦,就任命的痛苦着。

# @7 s4 p/ ]8 I0 |, m

  此故事谓当随顺于自然,不得令一切积郁于心也,行此道方得大快其心,是解心之门也,不于造作刻意中!

z7 r, {, l" }/ `" R, W

  开示大众,他快乐,道行得宜之乐也,而依此行,则亦把快乐带给了众人,何乐而不为!

" I, p0 R- e1 S5 h

  生病痛苦,他喊苦,病痛之苦,避于窒内,喊出来反倒自在了,大家也得不拘于礼节为其解疾矣!

7 f( o/ C; ]9 E) N

  掉水临危,他面不改色,此临危不惧也,若非如此,焉有命在?!是为应机行所宜也,三者皆然!

' J" W; v' ]6 U3 O+ H' A

  “说快乐对呢,还是说痛苦对呢?”此是二边之问,皆有对错,贵在应机得宜,应机得宜则超脱于二边而得其自在洒脱矣!不离二边皆苦,住持犯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镜已磨请茶
$ U* g o# z+ G5 n
 
1 l! x X& e; R; S3 t U
, P) \! m, U8 H' H; t# [ 4 G" V' d$ u) z! R0 E' ?9 I( f# _3 ~8 x1 M# O7 W7 [! v* Q( `: |! h' p F
2 t# {9 t3 T# f3 T( r' L7 a4 g
1 v: t/ R3 j( f6 t f `

古镜已磨请茶

# V5 X% s- _: I' P" a1 D

故事略:

' O1 I# N& H' F) Z5 R( T; C/ l

有道禪師四處雲遊,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爲口渴,就順道進去想喝杯茶小息一下,店主一看便熱忱招待,問道:“禪師!辛苦了,喝茶嗎?”

. Y! c9 K" T8 H2 M4 E; p
只見有道禪師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點一下頭,其他什麽也沒說。
! C4 O5 M% B, t& a) o) ~
店主似乎也是禪道高手,小心謹慎地説道:“想必您是一位禪道高深的禪師!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教您,如果您告訴我,我就供養你!如何?”
; }8 ^) u/ q V$ J8 @, O
有道禪師:“你問吧!”
! q! U0 k& W0 O; S- |
店主問道:“古鏡未磨時如何?”
c( }1 v0 [6 n: \* c+ W, z) `
有道禪師很快答道:“黑如漆。”
0 o2 }+ G; m3 s9 K5 Z
店主再問道:“古鏡即磨以後如何?”
; U: c, Y& W3 O# _
有道禪師回答道:“照天照地。”
) U- |4 j8 Y& _( |
店主不以爲然,説道:“對不起!恕我不供養。”說著轉身就入店内去了。
1 G5 ]/ H9 ~. r4 p$ |
有道禪師愣了一下,心想:“我數十年參禪,現在連個店主都不如,可見其禪道之高了!”於是決定下苦心閉門深修,以求開悟。
6 w* |$ v# G/ h, Q
三年后,有道禪師又出現在茶坊的門口。店主仍親切地招呼道:“啊!三年不見,仍想請教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 ]; C4 _1 n9 g$ E0 f
有道禪師順口說道:“此去漢陽不遠。”
2 a8 D" t" }5 Z$ ^
店主再問道:“古鏡即磨后如何?”
- s0 a% d y0 j4 A& r4 r4 a
有道禪師再回答道:“黃鶴樓前鸚鵡洲。”
. d, z7 L8 I6 Y9 h) U/ j3 o
' ~& ~2 }& N) h, O% s7 O

店主聽后,誠懇地説道:“請禪師接受我的供養!”隨即轉身吆喝道:“夥計!泡茶,泡茶,泡好茶!”

- J# ]9 O# N- P

故事解:

7 O; R( z: J- H4 W9 n

  店主热忱招呼:这是随顺于事业的表现。

b) `8 ?6 s0 I+ r+ a5 t4 O

  禅师平淡无言:心事重重,烦恼无边,无奈之境,见茶喝茶,有何明于茶道!其于禅道也远斯!

7 l! m- X y8 e3 a( T

  古镜之对,本没错,耐其乃拾前人牙慧,失于机宜!其前对谈天谈地乃可对修道者言,其后之对评古赏景则可对平民百姓语也。

" F) Y' c$ H& K* q5 d) r

  此去汉阳不远,一谓近视幻境,一谓自大;均是不知天高地厚也。

/ u4 n- N/ z! j6 a+ R

  黄鹤楼前鹦鹉洲:黄鹤与鹦鹉相对;黄鹤乃应于仙道,是谓于其得道之状态也;鹦鹉只知学舌,是得一览众山小而明未得道之我与未得道之一切所言与行,如于鹦鹉只知学舌之模仿也!(照得假真!)楼前,音为漏前,是谓不得道之时也。洲,音奏、周,奏谓举喝;周为周详,于此谓欠周详!

) b5 m( u; } G' R7 Q

  泡茶,泡茶,泡好茶:茶,音为察。此谓禅师之应对当好好参悟也!

+ V9 ^$ i; ?& G: R' A
 
- p$ r9 y9 G) W/ H% T! |$ W
 
5 l+ j( g' v- I o
丹霞燒佛
) L. a& s) e- P% g3 B1 ?
 
- r- h2 n' c, L$ Q
4 n+ g! C- _- T, ~, C0 H2 Y 5 r' Y/ v; h" b9 z& w$ A0 Z; ^; z3 D3 U/ U0 b N7 f0 p/ C$ `9 s" A( Y, i$ V; m* n8 V3 m: J
! _ N) `5 D$ E9 {& M: J
8 r' `) v4 C) u

丹霞燒佛

+ o) F" O7 }4 ^) m) [7 u: \0 ?) s

故事略:  

& r, G4 c ]$ b( J$ i

      唐朝丹霞天然禪師在一座佛寺裏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丹霞即將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不迫的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那有舍利子?」糾察師仍是大聲斥責。
        「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丹霞禪師從容的又將佛像投入火中。

$ l$ F4 [2 k$ K1 A

故事解:

6 E* i w0 s- R" ~( F5 Q# M

  丹霞禅师是云游掛單,外出所带之行李当缺少。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在这种情势下,没有寺内和尚救助是不行的!

5 k' k8 v0 I5 J* Y6 W# Z0 k& r

  冷天大家都冷,为什么没有木材可以烧火取暖呢?为什么没有棉被可借予行脚僧一用呢?!原因当为:寺内和尚都是自顾自的,根本不虑及他人;另外一个就是没有提早防寒!(和尚并无务耕种,何懒至此!无道所在!)和尚所修乃慈航普渡、以大智大慧、广济世人脱离疾苦,如何却只会自顾自?如何却偷懒不防寒以为人为己?!

5 d7 Y- E) p) o

  如此则佛何在?难道佛堂供着佛像就代表佛在?!

/ g, O) A$ w3 ?7 Z6 m3 {: U( I& J

  丹霞烧佛乃斥其寺中无佛在也!佛法不在,佛道不在,供着佛像何用!于丹霞反衬之,则谓佛法在,佛道在,何劳常供于佛像前,是躬行佛事也!

) o# R5 e. e7 b/ @" l5 X

  舍利子,舍却利以利世人之佛子也,此乃斥寺中和尚自私图利而不能舍利以济众人也!

9 J& q2 o5 B+ W( U' N* I

  木头无情人有情,彼不修佛道,不济世苦之和尚,何如木头!多烧木头,乃意谓揭其私短也。

+ _) w$ D6 P: {) I4 |8 v5 f( F

  与此故事同悟之言语“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论语》”,‘人能成就佛道,非佛道能成就人’!此当明自证自修之可贵也,无务于形式!

! | F6 z4 P2 ^&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件古董
- C! v) d$ d3 A
 
. u2 E, ]) H3 w- S: U
! F8 t7 r! M* n8 c ( {2 z9 F/ c. l. }( {( h3 P5 S8 Z$ H% a' l1 v$ F3 \# W* J" Q& p8 m* i
% \1 h+ {8 K- P
C0 O/ p2 f: S5 [

三件古董

' _) z, u9 f0 x3 \( T3 o

故事略:

' o# W! R, c7 z" \0 y6 F+ \

       一休禅师的弟子足利将军,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并将其所珍藏的古董一件件地拿出来展示,且频频问一休禅师的看法。禅师回答道:“太好了!为了增添你这些古董的光彩,我也有三件古董,一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二是历朝忠心大臣吃饭的饭碗,三是高僧用的万年拐杖,如果你也收藏在一起就好了。”
将军欢喜不已地说:“谢谢禅师,要多少钱一件?”一休道:“不用谢,每件物品只要一千两银子。”
将军虽然心疼,因为觉得这三件古董价值很高,所以花了三千两银子把它买下,并叫侍从随着一休禅师前去取回古董。
       一休回到寺中,就对弟子说:“把在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拿来,还有喂狗食的饭碗,以及自己花了十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给来人带回去吧!”将军的侍从将这三件东西拿回去呈给主人,并说明其来处,将军非常生气地跑去找一休禅师理论。一休和言悦色地开示道:“目前正是饥荒时候,每户人家三餐不继,将军却还有心思在欣赏古董?所以我将你的三千两银子拿去救济贫民,替你做功德,其价值终身受用不尽,比古董更宝贵了。”将军除惭愧外,更深深佩服禅师的智慧与慈悲。

( L5 S% a0 W8 @

故事解:

7 e6 T s7 I( N3 g; ?

     “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与“门口抵门的石头”释:盘古,乃意为攀古,一休骗足利将军正是用‘攀古’手段。盘古氏开天辟地,故有天地间之苍生繁衍,一休攀古而开将军钱粮之仓,振济百姓于饥荒水火中,亦是造福苍生,是其同也。门口抵门的石头可令门常敞开,门敞开才能出入,钱财之门常开,方得有进有出!石头本没什么价值,可一旦攀于古则价值上千;钱财放在家里,不会有什么出入,一旦用它来救济苍生,福报无边(用到点上!)。

) Y& ^, S* M) k0 d

       “历朝忠心大臣吃的饭碗”与“喂狗食的饭碗”释:此谓将军当忠于国家、忠于江山社稷、忠于人民,而不当存私鱼肉乡民也。将军忠于国家才有饭碗,和尚忠于信徒才有饭碗(救疾苦),人民幸苦耕作更应当有饭碗!这一循环链上,饭碗里的饭是人民创造的,他们没饭吃,谁该有饭吃?!狗忠于主人尚有饭吃,人何得不如彼?!此在警示,亦在尽忠也!

2 {5 E: a/ u/ t

 “高僧用的万年拐杖”与“自己花了十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释:此件主在述高僧之责。(首件述此事所当,次件述将军之职。)高僧,是为大德,大德当在其行。万年,是其道不易也。拐杖,是拐账,将军付财,和尚布施,和尚、将军同受福德,非高僧善拐账何得如此!十钱,使钱,‘十’字象形为歧点,是为拐点也。银子,荫子。

3 Y& Z4 I- V$ w4 N5 U s

  此则于禅可参于因果报应中各人之所当行也。因果循环无尽,将军乃令其衡也,和尚乃推助之也,人民乃其根基也,吾等如何???机宜所当,应机接物当明此!

1 P* ~; @8 e" M6 e" k- l6 U

下附一则《论语》以同参之:

n# I, X1 j+ y( i) I4 q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谓除徭役)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谓还食予民)

. T4 P# p, d7 J1 J. J3 A
 
5 h# Z6 \* [% M5 i; W I; ~0 s. D
 
6 K' f$ I3 C0 y; h# j' G6 \
丙丁童子来求火
. E$ S4 S! n" x9 `4 ]1 Z9 C/ t
 
4 u7 _$ O! E6 g. d
. _3 k6 h9 d( j& x; Z0 @- v/ j! M) F j; v3 X- h$ K5 \, w, U, |8 l: z$ z/ E" [* g& l, C1 T3 Q
0 G9 C2 ]& E" M. J: V; R3 b' d
9 M0 W2 h/ ~+ C* v5 v5 s, q

1故事略:

( D; j$ j) \9 K0 K0 K4 O1 j: z8 V3 v7 Q

玄则监院在法眼会中,也不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
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
法眼云:“汝试为我举看。”
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
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
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
法眼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不愤,便起单渡江去。
法眼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
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
遂回再参法眼云:“尔但问我,我为尔答。”
则便问:“如何是佛?”
法眼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

- _5 [- I* k( C: B- K: R% [

故事解:

" ^8 T5 t! B8 y! {/ K+ d+ u

   “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此乃玄则禅执见为有,执道自高也!得道之僧心常下人,其此行本即违道,是其见违于空门,落于知解之过也!

, [" t# Z& n% a) }8 \8 d" z

    “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此解义理无差,然自居是佛,其过甚大!若不去此自居,万劫不悟也!(不住相。功成而不居。……)

I3 O2 [4 h+ L2 R2 k

      历此事后,法眼再以同样答案直示之,乃击其唯有见识而无实修实悟之得也!而玄则于此前之一切期望过高,一下落空,落差甚大,以此明心,直捣太虚矣!

7 Y M0 b1 E- m0 S

    另丙丁音为病丁,执我之失也。法眼之行乃点火、益火之举,此与丙丁童子来求火相偶而益光大,以是能明大道之无边也。

1 G- Z# ]) M3 f# X0 ?- b1 a

2故事略:

! S. i& ]7 R/ Q( g3 M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罢,惭愧不已。

! n8 \1 Q5 e# N' T% U8 o+ p

故事解:

* U/ f# C% }& S5 j

    此可与上个故事同参。

7 |/ U. G* c' c! B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此乃东坡所观之佛祖定相也,与金刚所言“不得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相背反,是执有之观,自我则迷失而无所见,得意而失于谦下,是执崇高也!
    佛印此行,乃以却其崇高,消其得意,是正教矣!

1 j) h) m; `, N3 i) p1 K' {5 Q+ H

   

5 V8 P0 g3 T9 U9 j4 A" h

下附八风名号:

8 ?+ C4 z( B4 s9 X' x

      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以上所说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我们逢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愁怅,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人若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八风,这可怕的境界,若能如如不动,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7 j( f1 B2 c4 ]3 _
 
% I0 ?2 E. I s" B! g6 h
3 x9 I. H6 t" Y) q& s/ O& H. W" g0 G# u+ E+ x+ W* ?. ~9 ]7 o$ P: d7 I( C( @, Q% m0 E' _3 q& }/ L2 {3 A; o1 Y
, _1 [, ]8 A, I, z2 d
4 B+ R9 s# X; i2 I8 F# i

故事略:

8 M, M: s f0 \) e8 V+ ?

     在仙崖禅师门下习禅的人很多 ,其中一位经常在夜里起身,爬过院墙到外面游乐去。 一天夜里仙崖到宿舍去查看,发现那位老兄不见了,同时又在院子里看到了他爬墙用的高脚凳子。于是将那条凳子挪开,让他自己站在那条凳子的地方。 那位老兄游罢归来,不知老师取代了凳子,遂以一脚踏在仙崖的脑袋上面,跳下地来,定睛一看,不觉大吃一惊。但仙崖说道:“清晨气候冷,小心不要着了凉。” 自此以后,这位学僧再也不去夜游了。

; H- ~( v; j, c/ q2 y/ K

故事解:

' j* _" q/ p: R8 H

    禅僧踩和尚头可进出院墙,此尚不可,况和尚是踩在众施主的头上接受供养的,如何可将所换来之美好时光用来游乐,而不知力修佛法,宏法济世,还报世人??!!

: T) m8 S& |( M0 _4 r

    以此故事当明和尚于尘世众人之德也!

: D4 p, x/ P p- V* l, k0 @

    仙崖禅师是传法人,踩在于众僧之上,僧众有过,其先受罪责(踩头之负荆),是知过责先己后人也,故其无责于此禅僧。(不教而杀,谓之暴,不道也!禅理亦当明礼也!)

& B; n& }4 C/ ^# o% t

     然依之推之,众生疾苦,过责在己也,故得先世人受苦而济世救民也!此皆返求诸己之道,彼禅僧正为此返求之道感而悔过也!

8 \/ k8 ?: F0 `( p

     “万民有罪,罪在尔躬——《论语》”,若人人能如斯,天下不太平不远矣!

- O3 {4 P+ {: o7 X
 
& c) \' G8 p/ E; f
 
( G) @ U; }$ \+ p8 y0 M$ ^
说究竟法
$ u; Q8 D5 _0 x i: v% X; ~
 
' s: q9 u. S( T; E- S
' Q4 s$ G$ I1 [& z+ q ' O% v; Q3 D/ K8 n; n& C3 f; f% z! e+ p, `/ h1 ]' g7 S/ }( i
1 X5 d' q! v9 |/ T" i
' y6 |$ ^# q b; H* t" U: u

故事略:

1 c% F% R0 C' V7 A


日本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人拜访他的一位朋友,辞去时,因天色已黑,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
我不需要灯笼, 他说,“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
“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照路回家,”他的朋友说道,“但如果你不带的话,别人也许会撞到你。因此你最好还是带着。”
     这位盲者带着灯笼走了,但没走多远,却被来人撞个正着。“看你走到哪里去了!”他对来人叫道。“难道你看不见这盏灯笼?”
“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灭了,”那人说道。

2 c1 Z, p, e, i7 X6 h: Q

故事解:

! {4 |$ g2 K- {: Q

    你需要的别人不一定需要。你不需要的别人不一定不需要。

, O: o7 w# b* O( {

    关爱他人等于关爱自己。怪人等于怪自己。

& A6 f* U+ h$ n; h( ~7 _

     此谓莫执一我一端,任何事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若能深明,则得于世无争,共存共荣矣!

4 Q7 c0 |" [! z1 H" k) m
 
* \6 y. z- Z) V4 a5 g/ @5 J
 
, u. K3 x' j3 L; V
嫌什么?
- ~1 \" r2 e' p! y+ O+ c
 
. Q& C. r" Q3 t1 ~/ V( a
6 n* w- d& S, i/ G % U! j! `+ N- y+ v9 a/ W; P! @) \5 Y- D* ^5 Q' v8 ]/ s' N* x* q0 V! S* [4 ~
9 @7 j5 S) x" D! P2 @2 g
( E: ^" l v5 h! @; T0 }

故事略:

$ I: Y7 ]6 x, h5 ]) Z, |5 o4 I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
  “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进出出,不蒙开示一法,不知为什么?”

6 t! y A: v, u6 ?8 {5 m6 s

        翠微禅师不在意的反问道:“嫌什么?”

C( J% D9 c, `: d& B1 y2 ?9 ?

  居遁因得不到要领,只好告别翠微禅师,就前往德山亲近宣监禅师,又经多日,请示宣监禅师道:

, U; @/ G" o$ [) e" U, l6 S3 w

  “学人早就心仪德山的一句佛法,但我已来了多日,事实上身在此处却得不到禅师一句佛法。”

3 G" ?9 @ c- j7 O

  德山禅师好像和翠微禅师约好的一样,回答道:“嫌什么?”

1 B2 t9 S3 A. Y/ f% w2 M

  此二位宗师所答均不谋而合,居遁不得已又转往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一日问道:

6 G% W2 L. [3 C: D! N- ]: x' D

  “佛法紧要处,乞师一言!”

3 Z5 l6 V( K! v0 d) ]" R; d# I

  洞山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

# \, o+ S5 g/ t$ b' D

  龙牙居遁禅师于此言下大悟。

a- w K8 u8 @+ a, H9 o

故事解:

% J& }( ^' |9 u$ ~3 M

     翠微禅师之谓“嫌什么?”,乃谓其予居遁禅师一个自由自在、自己做主、自寻法门的空间,这是求佛法人所要的解脱束缚第一门也,其不知珍惜利用反怪翠微,是不自省也!另处进进出出之殿堂随众,乃以修随顺法也,此以除其尘心执着也,耐何其放不下执着心,自用而不自由也。

* K. c5 P. W/ u' k8 ~" p8 U+ \

      德山之谓“嫌什么?”。一句之开示,非初机接得,入门法要,不离平常,若逾越此渐进之道则反污此初学,是法师之大德也,故此所指引之路乃同于翠微也,再兼不误后学之德!

, @1 m5 G2 P3 t; X7 K/ Z2 T

      洞山禅师之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乃谓反常,反常于洞山则谓以其敝履污此初学,是违于洞山为后学除垢之旨也。然另外之寓意则是开示居遁禅师当莫令其意识随波逐流,只于其所困处逆流而自解也(其如草木于被毁之枝叶处重生枝叶)!

2 [+ e8 W. I ?! k, W4 ?$ Y. [3 c, U3 G

     洞山之敝履为何??有答案之言谈以束此后学也!

& b' u+ E( j$ Y* A# m

     三位禅师所传之道皆不毁其自在,令其自求也!自求于道乃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之道也。

9 ?" p# o: ~: Z2 T5 z, ^9 e; s
 
2 A7 {1 L$ m- o- u
 
4 d6 ?, Q9 G) U7 }5 I2 b
什么是正眼
- ]) a3 T4 A8 b' q
 
8 S; N* P _* Y1 J3 ^9 \5 F* Z9 u& S
) `, k. z' d, e; O# }5 ~% N0 s& g ; Z9 R) i& [" a1 W$ J; q* |7 V! e7 h3 z' C2 l' h& ?) S/ F
# T5 }, y9 F- f @
2 L! o, P% N; l# k1 f/ i% z

故事略:

/ C7 W* f/ F2 m$ h

  赵州想大山西五台山的清凉寺去,有位僧人便写了一首偈子给他说:“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 K* ^6 V2 P( ^

  赵州并不因此而改变他的初衷,他反问那位僧人说:“什么是正眼?”

0 U$ k+ P) H' @2 n/ y k

  那位僧人无话可说。

% r; `0 U2 G2 }& e- u4 _) A( J

故事解:

" B9 }) u6 F5 B

   此处乃斥知见也。

. W) |: X0 V) f5 R2 l$ @& M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谓随缘莫造为也。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此犯,一知难而退,二自知非达正眼却不力参,是不进取也!(注:正眼观时,正射其于非正眼处也,自畏其难!)依此后句解其前句,则其前之谓乃为其得过且过之借口矣!

) }! M" M5 a. _5 j+ E

    “什么是正眼?”彼时两个所困皆在此也,能力求解脱者终成佛,畏难而退者徐居佛门!此求道之心离佛门不远!(正是:举世无人肯立志,志心修道道自真!)

- y1 ?' z! h: S ?- G

    然理见之正眼,可是正眼?知见之正眼可是正眼?……正眼能观,如人有目能见也,语中之目与画中之目不能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1 03:49 , Processed in 0.1122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