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79|回复: 8

《星云禅话》:一休吃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4 2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休禅师还是小沙弥的时候,就很有禅风。有一位信徒送一瓶蜂蜜给他的师父,师父这天刚要出门,心想:这瓶蜜放在屋里很不安全,一休可能会偷吃,因此把一休叫来吩咐道:

「一休!刚才信徒送来这瓶毒药,药性强烈,非常危险,你千万不可贪食。」
一休是个很机灵的人,他当然懂得师父的意思,师父走了以后,他就把整瓶蜂蜜吃光了,饱尝一顿之后,心想师父回来时怎么交待呢?灵机一动,就随手将师父最心爱的一只花瓶打碎,当师父回来时,一休倒在地上号啕大哭,向师父哭著说道:

「师父!我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过了。」

「一休!你做了什么错事?」

「师父!我把您心爱的花瓶打破了!」

「一休,你怎么这样粗心大意,把那么贵重的花瓶打破了?」

一休无限憾恨似地忏悔道:「师父!我知道不该将您的花瓶打破,为了表示忏悔,向师父做个交待,我只好以死来谢罪,所以把您的那瓶毒药吃下去了!」

这样的谢罪方式,使师父哑巴吃黄莲,哭笑不得!

禅,用在修道上,固然可以明心见心,用在其它生活上,也有它的妙处。禅是智能,是般若的智能,幽默的智能,一休小小年纪,如此机灵,以如此方法来谢罪忏悔,这岂不正是禅的幽默吗?

% ^2 W7 f' s; f9 R% ]* l ' n" I; f; m( Y& h& _" c,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地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才知道有人溜到外面去,他不惊动别人,就顺手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夜深的时候,游罢归来的学僧,不知凳子已经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头上,随即跳下地来,才看清是禅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仙崖禅师毫不介意地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

全寺大众,没有人知道这一件事,仙崖禅师从来也没有提起,但自此以后,全寺一百多位学僧,再也没有人出去夜游了。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

如仙崖禅师者,把禅门的教育特色,发扬到了极点。禅门的教育,向以慈悲方便为则,就算棒喝、磨练,也要先看被教育者的根机,才以大慈悲大方便相待,天下的父母老师,应先看看儿女学生是什么根性,施以什么教育,感化、慈爱、身教,乃是最好的禅的教育。

; [( a9 k1 A& N, L; T# D # L$ A, X, ?% u% _0 n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心道禅师是一位禅者,但他参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年,可是对心识的问题仍不能契会,于是就行脚参访。一日到太平佛监禅师的地方,想以「赵州庭前树」的公案,向佛监禅师请示,但自觉禅师预先知道他的意思,就刻意说:

「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心道因而大起疑惑,但日久便有所悟,于是就到方丈室想谒见佛监禅师,叙述自己的见地。可是住在方丈室中的佛监禅师见有人来,便将房门关上。

心道在门外仍然大声地说道:「禅师!你不要骗我。」

佛监在门内应道:「十方无壁落,何不入门来?」

心道禅师就以拳弄破纸窗,佛监禅师猛然把门打开,抓住心道追问:「说!说!」

心道禅师以两手捧著佛监禅师师的头,作口啐而出,并且说:

「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满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佛监禅师为他印证说:「你已经开悟了!」

世间上的事有是是非非,辨明道理也有真真假假。赵州庭前柏树子的公案,是因为有一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庭前的柏树随时令而自然春绿秋色,这个无心的境界尚是祖师西来意。

心道禅师在佛监禅师这儿找到了柏树的根源,体悟了无分别智,难怪要骂尽天下饶舌的知解禅者了。

, \$ I, j: A, b& r 3 N/ X' G* V!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的香严智闲禅师有一次在法堂上开示道:
「有人想要彻悟自己的本来面目,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忽然听到树下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果不回答他,就违反了出家人慈悲开示的本分,但是如果要回答他,开口便会堕落而失去生命!在这种情形下,该怎么办才对?」

当时在座的大众,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大众有一位叫虎头招上座的禅者看到没有人能回答,就站起来道:

「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禅师说说看!」

智闲禅师听了,哈哈大笑,然后以偈答道:

「子碎母啄,子觉母壳,

 子母俱忘,应缘不错,

 同道唱和,妙云独脚!」

智闲禅师的问题,问得奇特,难以回答。但禅的参究,有时要一直追问下去,有时却要注意转身,不能食而不化。虎头招禅师给这个问题一个转身,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未上树就可以问了,何必要等上树才问?「参话头」,只要把话头找出,何必斤斤计较枝末细节?好像母鸡孵蛋,「子碎母啄」,不在乎是子碎或母啄,而重在生命的诞生!禅者应该只要觉悟什么是祖师的西来意,何必管它上树不上树呢?

9 u0 X+ Z" w. f, z ! v- G3 u4 s( k+ C- h1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时,刚巧遇到他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因此就设斋上供,有学僧问道:

「禅师于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虽在云岩座下,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悟道,为什么却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不尊先师的道德佛法,只尊重他不为我说破,单凭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著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么肯定先师的禅风了?」

洞山答:「半肯定一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洞山良价禅师是在老师云岩圆寂后,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才开悟的,他的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洞山悟道,虽是在老师圆寂之后,但不忘师恩,因此在忌辰设斋致祭,致祭恩师就是感谢他未说破,所以才睹影自悟。修行若是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己;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何能因指见月?所以师资相助,这就是半肯半不肯的真意了。

3 Z( `, g9 H6 a9 C9 v 0 A$ T t1 }0 X# ` X- W: u/ d+ O,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皓月供奉,有一次问赵州禅师道:
「普天之下,所有的善知识,是不是都已证得涅槃解脱了?」

赵州:「大德问的是果上涅槃?还是因中涅槃?」

皓月:「果上涅槃。」

赵州:「天下的善知识未证。」

皓月:「为什么未证?」

赵州:「功未齐于诸圣。」

皓月:「功未齐于诸圣,为何称为善知识?」

赵州:「明心见性,悟入佛之知见,亦得名为善知识。」

皓月:「未审功齐何道,才名为证大涅槃。」

赵州禅师说偈道:

「摩诃般若照,涅槃解脱法;

 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

皓月:「果上三德涅槃已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

赵州:「大德是也。」

学佛的人,未见法性之前,不能离去善知识,因为佛陀曾说,亲近善知识是证悟法性必备的条件之一。末法时代,欲求全德(果上涅槃)的善知识确实不易,如于佛法的行解,弘法的热诚,只要有一分胜过自己,都可亲近。更重要的是对所亲近的善知识,必须随顺恭敬,经上说:「若彼于师,住嫌恨心、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

经上也说:「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亲近。」因为正在修持因中涅槃者,即具少分功德,亦可名为善知识,所以赵州明示皓月:因中涅槃,即你(大德)就是!

8 b0 F( V' b, I" F- v+ s! e' u: L% A5 s, @: N1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著茶杯道:
「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著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的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是正?」

道吾抚掌大笑,说道:「汝不愧为我的侍者。」

仲兴便向道吾禅师礼拜。

道吾禅师开示的「是正?是邪?」这内中的道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人天天说道,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让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认为宇宙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以此见地反问老师,道吾禅师欣慰嘉勉,终于师资相契了。

4 P% C6 z" V" ^/ }0 H 7 T( `$ ~% O#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七里禅师在诵经时,有一强盗手拿利刃进来恐吓道:「把钱拿来,否则这把刀就结束你!」
禅师头也不回,安然无事地说道:「不要打扰我,钱在那边抽屉里,自己去拿。」

强盗搜刮一空,正要转身时,七里禅师就说:「不要全部拿去,留一些我明天要买花果供佛。」

强盗要离开时,禅师又说道:「收了人家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走了吗?」

后来强盗因其它案子被捕,衙门审问知道他也偷过禅师的东西,衙门请禅师指认时,禅师说:「此人不是强盗,因为钱是我给他的,记得他已向我谢过了。」

强盗非常感动,后来于服满刑后,特地皈依七里禅师,成为门下弟子。

禅的教育是非常活用的,禅有自悟性,禅更有化他力。

' V, H: }3 l: p- Z2 t: F9 V $ ?' l+ J, s9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
「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了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7 L8 V# L0 P$ j5 S+ x) C " w; S. v+ u, f" A7 S$ h) q9 ? p-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16:13 , Processed in 0.0895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