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称奇的转世轮回的真实事件 . ~$ R+ Z* q2 _2 @" n$ v# O J9 V. _- O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来源:摘《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下面再看《清凉山志》中的公案: 隋朝代州有位赵良相,家产上万,他有两个孩子,长子叫赵孟,次子叫赵盈,其中,弟弟赵盈强,哥哥赵孟弱。父亲死前把家产分成两份,哥哥赵孟得的多。等到赵良相死了,赵盈尽占哥哥的财产,只给哥哥一所园屋,赵孟只有靠打工养活自己。 不久赵盈死去,转生为哥哥赵孟的儿子,叫赵凡,后来赵孟死了,生在赵盈家里,给赵盈当孙子,叫赵先。到长大时,孟家越来越穷,盈家越来越富,结果赵凡给赵先家作佣人,这样来养活度日。 一天,赵凡的寡母对他说:“赵盈占你家产,使你贫穷,今天你去作他的奴仆,能不羞耻吗?”赵凡听后,怀恨在心,欲杀赵先。 开皇初年,赵凡随赵先朝五台,进入峨谷东面几十里之地,山谷深旷无人,这时赵凡拔刀对赵先说:“你祖父和我父亲本是弟兄,但你祖父霸占我家产业,导致我家世代贫穷,今天还要做你仆人,你忍心吗?我今天要杀你。”赵先见势不妙,赶紧逃跑,赵凡一路追入树林,赵先见到一座草庵,就飞跑进入草庵,这时有位老和尚出来,对赵凡说:“你来干什么?”赵凡说:“我追冤家。”老和尚大笑说:“你暂时放一放,我让你自己认识它。”然后给他一种药物,以茶汤服下,他才如梦初醒,回忆起往事,感愧自伤。老和尚说:“赵盈是赵凡的前身,他霸占哥哥产业,实际是自弃福业,赵先是赵孟再来,他只是领取份内的家产,他父亲的遗嘱还在呢。”两人听后,即舍弃世俗之家入佛门修道,后于弥陀庵去世。 没有三世业果的正见,确实看起来天理很不公平,因为赵凡家世代贫苦,父亲受赵盈家欺负,儿子还要给他孙子家打工,真是奇耻大辱,不杀不足以解恨。可是以业镜一照,才知道占便宜的吃亏,吃亏的占便宜,道理这样公平,心里的怀恨不是可笑之极吗?请问该恨谁呢?所以因果报应太不可思议了,凡是不与取就要偿还,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丝毫错乱都不可能出现。所以,如果能在业与果的关系上获得决定,这个力量就很大,可以说,一切攀比之心,一切非分之想,一切投机心理,一切怨天尤人之心,都可以以这个正见而遮止。 【省思】90年代初在北京曾听一位居士说过,抗战期间被日本人杀死的好多中国人已转生到了日本生活——讨债,我半信半疑,也不知他是听哪位高人说的,但看了堪布讲的公案在道理上我相信那是完全可能的。侵略者烧杀抢掠所欠的业债终究是要还的,但还债的方式却不是我辈凡夫所能了解的。现在活着的一些日本人竟是中国人时常掉念的被日本人杀死的老前辈,这个判断听起来或许令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因果业力的关系往往并不受感情所左右,从现实生活中就可知道,怨家债主往往不都是来自于六亲眷属或亲朋好友吗!从佛家因果学说的道理上说,我们不应该仇视日本人,而应该仇视和批判导致日本人侵略他国、犯下烧杀抢掠等罪恶、战败后仍不肯认罪、极力抹煞犯罪历史事实的邪恶意识形态(此即佛家所谓的贪嗔痴邪见等烦恼)。对他人的仇恨和报复只会把人带入痛苦的烦恼折磨中,将会造成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那样怨怨相报、难以休止的痛苦局面,永远不会有和平和幸福。
或许会有人问:现在的中国人又来源于何处呢?会不会有日本人转生为现代中国人呢?我不知道。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除了有别业之外,还靠共业投生或生活在一起,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一点倒可以肯定。再有,从文化角度说,热衷于了解、学习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往往可能是老中国人转世,如梁漱溟就自称自己是禅宗和尚转世,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转生到中国来。至于一些热衷于出国者,出国后就要办永久移民,永远不想回国,恨不得生下来就是西方人,只怨自己投错了胎,偶而回国时又把传统文化埋汰得一无是处,如此不懂报国恩的人倒真令人怀疑其前世是不是中国人,来生还有没有机会做中国人(如果来生还能做人的话)。 令人称奇的转世轮回的真实事件——转世鹩哥 & A! P( g7 U& R/ c& ]
文章来源:佛子在家 据《医学文选》1998年第6期报导,1997年春,国内有许多家新闻媒体派出记者,前往江苏东台市鼓楼路48-3号的马先生家,采访报道了一则令人称奇的转世轮回的真实事件。 马先生是一家食品厂的机修工,其夫人单女士则是标牌厂的工人。1993年,他们唯一的女儿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当时才18岁。面对着巨大的医疗支出,女儿所在的学校东台市职业中学和社会都想伸出援助之手,可女儿不准将这一不幸消息在报纸上公开,并在病榻上安慰过父母,并说自己死后还会到家里来“投胎”,叫父母不要难过。不久后,女儿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1995年3月12日,这天春光明媚。早上马先生提前去了工厂,在家的单女士在洗脸。这时,院内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一只鸟,落在东边的小厨房上,头对着单女士吃力地叫。单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从家中搬了张小方凳站在上面,全不费事就捉住很乖巧的小鸟。中午马先生回来一看,见是一只鹩哥,便喜不自禁地赶到市场上买来鸟笼和鸟食。 大约喂了两个多月,全家人根本就没有教过它学说话,想不到鹩哥竟然喊起了马先生的小名“马三猫”来,接着会说的话越来越多,并且是一口有很多普通话成分的标准东台话,起音质十分清晰。据马先生及邻居证实,其音色酷似马先生两年前病故的小女儿的声音。更为令人惊奇的是,前不久,东台市职业中学有几名连这只鹩哥的主人都叫不出名字的女中学生来看它,可它居然能脱口喊出她们的名字,而且一点不错。 据马先生讲,他从未在鹩哥前讲过自己及邻居的小名。可这只鹩哥不知怎么竟能叫出马先生以及所有亲友邻居的小名,自然它也经常喊女主人单女士的乳名“凤小”。而今,在东台市鼓楼路那一带,知道马先生这个名的不多,相反“马三猫”却颇有知名度。 这只鹩哥有时很能管事。一次,马先生陪亲友在院内西南角的那间房里玩几圈麻将,玩得正开心时,门外鸟笼里的鹩哥说了句“天要下雨了,还不收被子”。主人一看,天果然变了,赶紧收回了被子。有一天,主人又陪客人玩麻将,还未上桌,鹩哥便说:“不能来钱,外面在抓!”甚至它还能对打麻将的客人说:“你今天脸色不好,怕的是输掉了。”至于打麻将的那一套术语,它全会讲。 只要家里的电话铃响了,鹩哥绝对会喊:“电话电话,马三猫接电话。”或“凤小接电话。”往往快到煮饭时,鹩哥会提醒:“马三猫择菜(方言),马三猫煮饭!”很多人曾劝马先生把这只鹩哥鸟带到公园去展览,1997年老马真将鸟笼拎到位于市中心的憩园去展览,仅一天多的功夫就创收一千余元。 不过,这只鹩哥的脾气也十分“强”,主人见它能说会道,就多次教它说“恭喜发财”之类吉利的话,可它从来就不搭理。相反,只要家中来了客人,哪怕是马先生的父母,不管年龄大小、辈分大小,鹩哥一律直呼其小名,不少老人的小名已五六十年没有人喊了,想不到竟出自于鹩哥之口。 据马先生说,自姑娘去世后,他们确实没见过什么民间所说的“神鬼”,但家中这只鹩哥的一切令他及周围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只鹩哥说话的声音为何和死者的嗓音相似?是巧合吗?退一步讲,即便是死者“投胎”了,怎么会知道主人以及邻居亲友的小名呢?可如果不是死者的化身,那又为何死者生前的职中同学来看鹩哥时,这只鹩哥竟能一一地叫出她们的名字和其班上曾发生过的事情呢?' i# ?" X c$ Z, y.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