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青年应该要在不同地区、民族中,欣赏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找到全球的共同伦理价值。 ( h# o5 |, H" o O
现今青年人身处于地球村,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共存共荣,若坚持自己的立场形成对立与冲突,将会影响所有人类。因此我建议青年应该要包容、尊重各文化的差异性,体认全球一致的伦理价值,以奉献社会、服务人群的价值观建立和喜、和谐、和平的世界,并清楚立定生活的目标、方向,努力实践自我。
5 z' e3 ^$ i' `) S9 Y 心安就有平安
/ v8 ~2 C% r$ v/ R) }6 A: O: T/ } 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中,一般人习惯遇到其他文化就先抱持著指责、批评的态度,不但容易产生冲突,也让彼此的距离拉远,使自己与外界封闭、没有交流,因此无法学习别人的优点,也无法将自己的优点与别人分享。容易造成冲突的人一定是站在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表面看起来在保障自己,实际上是得不偿失,因为互为敌人的关系,只会使彼此更为封闭,完全没有学习对方优点的可能。 % }# Y2 f2 t* Z* E/ O% o7 o
我多年来接触世界各国的宗教领袖时,都是先采取谦卑、赞叹对方的态度,由于我曾对每个宗教下一点功夫,了解其他宗教的历史、优点,因此遇到不同宗教的人士,总能赞叹他们的宗教对世界有极大的贡献,如此一来,各宗教都觉得我是他们的朋友,甚至推举我成为世界宗教领袖理事会的主席。由此可知,与他人相处时,先了解对方、找出共同点成为朋友,并将别人的立场摆在自己之前,如此不但不会造成冲突,对方更会主动为我们著想,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最大利益。 5 w: z$ b- g j/ D! _
如何让自己能够做到人际上和谐相处,谦卑的对待每个人?最重要就是从心安做起,当自己的内心平安,对于外境就能不受影响,也不会制造与别人冲突的情形。心安即是安定自己的心,当遇到不平的事如受污辱、欺负时,不要以冲突的方式让事情更加严重,佛经中有个《箭喻经》指出,当有人射你一箭时,此时应该先进行疗伤,而不是不断的愤怒、指责敌人,这样对于伤势没有助益,只是让心情更加恶劣。因此,当不平的事发生时,一定要先让心安定下来,若急于报复,只会引起更大的冲突,造成两败俱伤。 1 H3 c9 ?& [- h8 f/ X& p
以心灵环保改变人的观念 3 g# P$ f; M4 ^9 x! ~
相同的观念来看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大多数人认为人类发明的科技造成环境的重大冲突,其实,科技对人类是有其贡献的,若不是高科技的研发、技术,地球所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全球的人类食用,是科技让人类得以生存下去。但现今的青年比二百年前的青年拥有更多忧虑、冲突,原因在于运用科技的人,以及运用科技的利益如何对待环境,许多人或团体为了个人或团体的利益而忽略全体、未来的利益,让地球环境处于日益冲突的情形。
' I! _, L) \. ^+ ?4 U' Z8 D 其实,冲突的主因在于人心的自私、无法安定,缺乏对环境永续经营、合力维护的观念,若人的观念没有改变,环境永远都会存在著激烈的冲突。在世界上有一项组织运动“地球宪章”,透过各国联合签署的宪章来推动环保的工作,但是内容中没有关于人的观念改变以及心灵的平衡,因此,我向大会提议将“心灵环保”的理念纳入“地球宪章”的内容中,因为人心的安定、精神的提升才能解决环境的破坏,若无法从人类自私自利的观念改变起,保护地球将永远只是一句口号,无法落实于生活之中。
6 R% } V0 Z# Y5 } 谋求全球的共同伦理价值
6 w" m! l; [$ n7 ~6 A 因此,无论环境的问题或是种族的冲突,都必须从“心安就有平安”著手,若是抱持短线操作的态度,地球将会毁灭,世纪青年应该要在不同地区、民族中,欣赏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找到全球的共同伦理价值。四月份我在澳洲出席两场宗教领袖座谈会,其中一场在墨尔本与六位不同宗教领袖对谈,我提出全球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就是正义,此时一位宗教领袖反驳说,“世界没有正义也不可能和平,因为各宗教不会认同对方的神,宗教间没有共同性。”
: y7 N6 n9 p6 [) m 此时,我请教他,“贵教是否喜欢杀人?”他回答除非为了自保而杀人,我则表达在佛教教义中也主张不可杀人,敌人只是观念上认定的问题,只要多加了解就会减少许多的冲突,每个宗教都不想杀人,这就是共同的伦理标准。此外,我曾经在去年年底拜访中东的以巴地区,许多朋友都存有“巴勒斯坦都是好战分子,伊斯兰教徒都是恐怖分子”的刻板印象,并告诫我绝对不要进入巴勒斯坦境内。后来因为我负有和平的任务而进入巴勒斯坦,在我所接触的经验中发现到巴勒斯坦人十分友善、爱好和平,伊斯兰教徒更是可爱、单纯的一群人。
; z w: b) B4 k/ E: G) G$ q 由此可知,我们平日都受到错误观念的灌输,许多人际间、民族间的冲突就是因为夸大差异点,而忽略了共同性,一味的坚持自己的立场,互不相让只会造成冲突或战争,两败俱伤。我认为解决冲突的共同基础不是否定自己或是别人,青年人应该站在希望彼此和平共处、不受伤害的立场下,让双方成为相乘的力量,营造和平、和谐的世界,带来每个人内心的和喜,我觉得世界的未来将是充满无限希望。
( k# [' X0 a* x3 R1 m 奉献与服务人群的价值观
, C$ u; S% g/ p7 _& J- g e9 f6 `4 v 我曾经问一位刚联考结束的高中生,未来想读什么学校?他表示希望念国立大学的医学院,原因是可以赚大钱,另一位则回答考上国立大学,未来才可能当总统。现今青年的价值观大多是为了名利,认为成为总统、董事长才是真正的成功,但并未思考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为何?我建议青年应将奉献社会、服务人群做为遵循的价值观,以我自己为例,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位领袖,我的唯一信念就是为大众服务,希望我到每个地方,都能带给当时、当地的人好处及帮助,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以利益对方为前提,在这种服务奉献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清楚自己生命的方向,也渐渐的自我实现。
; ^( J& X" a4 y$ H5 O2 j# S 因为佛法中的观念认为利人便是利己,若只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永远都只局限在自我的框架内,活在无尽的冲突之中,若能将价值观改为利人为先,不但会拥有许多朋友,更会得到大家的帮助。例如,在我的求学历程中,我都是全力以赴的教导不会的同学,教导的过程里,无形中我不懂的题目也渐渐了解;而我赴日留学时,也因为我时常帮助别人,当我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一直到结束,都有许多人提供各方面的协助,让我的毕业论文快速且顺利的通过。服务人群、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将可以让青年因利人而自利,与别人和谐相处,与自我和喜共存,逐步在利人过程中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学习进步,而达自我实现的目标。 2 L- F4 j1 W6 U# D
价值观的延续是在确定人生的大方向、目标之后,不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价值观,坚定的朝奉献自我、成就别人持续迈进,因此,我认为“心安就有平安、利人便是利己”,在二十一世纪多元化的地球村里,于必然的差异性中寻求共同的伦理价值,达到消弭冲突、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并与自我、他人、环境和谐相处,在成就大众的路上,其实就是实现自我的过程。
5 j0 {5 h% p9 l5 c9 M- w本文转载者佛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liaotuo.org/view-275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