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4|回复: 9

【經】佛說阿彌陀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7 08: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0 a( g% d: a" X  R

! W1 W2 \1 f" G) d1 }" E  e    【經】佛說阿彌陀經
5 f3 L$ F8 c8 a1 D- X/ O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 |' W8 A4 F5 P0 q. W% ?  (卷第一)
  a1 C0 v& F$ g: w& t* R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 [( S) l+ k8 _2 P3 G6 ?8 ?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1 q) w9 O* [1 f7 z2 Z
  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 C7 Z* a( u2 Q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本卷第一- P' S& q  m$ b* R
  【演】題義$ E$ F2 b7 _) ?7 h- F# [& K) g% [
  開卷。佛說等八字是法題。後學等十二字是人題。3 }! E  |' t7 Q9 T/ K
  法題下。自細釋。今入文之先。理應略陳總一。題中約有四對。一通別一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佛說等五字。二能所一對。能是能詮。即經之一字。所即所詮。即上五字。三教理一對。佛說經是教。阿彌陀即是理。四人法一對。佛說即是人。阿彌陀即是法。
. K' t9 V3 j% J8 f  首佛字。即釋迦牟尼佛。從兜率降生王宮。為悉達太子。出家苦行六年。成等正覺者。若釋其義。則佛字是梵語。此翻覺者。謂覺了性相之者。具有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若準起信亦彰三義。一始覺。即能證智。二本覺。即所證理。三究竟覺。即智與理冥。始本不二。今經所云佛者。乃是三覺俱圓。釋迦世尊也。又佛地論。說佛有其十義。天台六即。華嚴十身。詳具後文。
% ^9 g, R) w# M! w# n1 A4 l1 V; u  說者。以宣演得名。暢悅為義。四無礙辯為體。暢則暢出世之本懷。悅則悅眾生之獲益。今以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適得機宜。隨以四辯宣演。暢悅本懷。令隨機獲益。故云說也。; T! r4 K& N5 R+ v- i, X$ I+ y
  阿彌陀。是梵語。此云無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無量故。是無量佛往昔因中。為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願。今在西方攝念佛人歸于淨土。故釋迦如來為眾宣揚也。
' M& x, o6 }! D3 i+ s9 @3 F  經者。釋有多種。不出常法貫攝四義。常者三世不易。一切諸佛皆如是說故云常。法者十界同軌。四聖六凡由之解脫故云法。貫者貫穿所應知義。若無文字。無以貫穿義理。煥然可觀故云頁。攝者攝持一切眾生。若無語言。不能開曉眾生出生死海故云攝。千葉良規。百靈常軌。詮真利物。目為經也。
. z2 M% G, F  ^4 X+ A3 S  又此經。唐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今為此名者。以佛名人所樂聞。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3 q# ~& R, N9 I- A1 R- ]
  疏者。竦也。通也。謂經中義理甚深微妙。未易窺測故。以疏竦通。使無疑滯也。又亦疏理之義。古云。人有髮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今乃疏理經中奧理。使人得開通心地也。% M0 {& ?4 o5 `7 J$ p0 x7 x
  鈔者。抄略也。隨順本疏略加解釋。使經疏妙義渙然冰釋也。
7 R7 p! B# m) _+ }$ l9 W2 z  卷者。卷懷之義。一軸之中包含無盡義理。無量法門故。 人題中。學者。效也。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故古人有大徹之後。乃終身居學地者。今大師自稱後學。亦此意也。古杭。古稱杭州。南宋建都更名臨安。今日杭州復古也。雲棲寺名。在五雲山之麓。先是山之巔。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因以名山已。而五雲飛集山西塢中。經久不散。時人異之。號為雲棲塢。宋時有志逢禪師建寺。號曰雲棲寺。歲久蕪廢。大師愛其岑寂。趺坐其間。時人為之搆室。寺復興焉。
' O5 z; G% n) F  沙門。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有勝道。說道。活道。汙道四種不同。勝即佛菩薩等。說謂說正法者。活謂修善品者。汙謂諸邪行者。  袾宏。是法諱。號蓮池。仁和人。從性天和尚祝髮。遍參知識。於笑巖處有所契入。遂結茅深谷主張淨土。僧臘五旬。世壽八十。化緣既畢。念佛而逝。 述者。傳述也。樂記云。知禮樂之情能作。識禮樂之文能述。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賢。此經雖有古疏數家行世。詞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今茲疏鈔。合天台。賢首。會性相二宗。事理雙融。宗說兼暢。言先聖之欲言。發前賢之未發。可謂千古獨創。今言述者。乃謙詞也。; c/ \! P' [6 Z+ D
  【疏】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Z1 T) Z' x! U9 e
  【演】科分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c/ s' a& K! e! |
  開章者。是別開章段。即總啟十門是。釋文者。是消釋經文。即別解文義是。意雖明。本文未委。故別開章段。銷釋經文。使一經玄又委悉詳盡。人人曉了也 結釋咒意者。咒本不可釋。而咒意可釋。咒意者。拔業根生淨土也。此咒本不附經。而今歸結於此為之解釋者。正顯此淨土法門。顯密圓通事理無礙也。又見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呢。。無上無等等咒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晉道安法師。判釋東流一代時教。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緒也。如絲之得緒。能盡一繭之絲。經之得序。能知一經之旨。又序者東西牆也。如觀牆序。則知堂奧之淺深。觀首序。則明全經之妙義。正宗者。一經正所宗尚。如法華之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楞嚴之發明常住真心。專修圓照三昧。此經之依正清淨。信願往生是也。前之序。正序此。後之流通。正流通此也。流者無住。通者無塞。使此妙法。自此界以及他方。由現在以及未來。無有留礙。名為流通。為順者。言剖出經心。方挈出塵之端緒。故通序順序分。隨文入觀。方知大道之攸歸。故開章順正宗分。拔業障根。自然流入清淨海。故結釋順流通分。淨業者。業居苦之先。煩惱之後。十法界不同。皆由所作之業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又云。佛十力中。業力甚深。又云。十方諸國土。皆依業力生。故業不可不淨。信者不疑之謂。於淨土妙理。深信不疑。行者趨造之謂。於彌陀名號。念念明了。願者樂欲之謂。於極樂世界心心向往。此淨土三資糧也。 亦順者。契其大端。自能深忍。故通序順信資。善讀經者。隨文入觀。故開章順行資。識所攸歸。無不向慕。故結釋順願資。
3 A/ v! a' x3 r+ R# d6 S: d! B  初通序大意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2 y( f# D) B: K%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7 C. [9 [( N, P- j

" x# @9 a% t1 B: c; a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 b% r1 L1 V) S" Q  【演】初明性者。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二贊經者。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2 F& F. _) F3 ]  三感時者。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 Q2 F6 y& d5 h6 `8 }: M: D  四述意者。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 l; S, e9 S* S( j+ v4 |  五請加者。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
7 U! N  _( x0 z  初明性! j% W4 K. K- p3 a; B* \8 N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 j: m" \, P; U6 r# ?" W
  【演】【通序】靈明二句是純真。非濁二句是絕妄。靈明是照洞徹。言此照體橫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桓。言此寂體豎窮三際。即楞嚴所謂。常住妙明不動周圓也。8 W! y5 h- z# U
  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故非濁。一切浮塵相。無非妙覺體故非清。迷時似背。而此本不屬迷故無背。悟時似向。而此本不屬悟故無向。即圓覺所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也。
% Z4 k( e$ _% E( i+ t  大哉。是贊詞。以非幻不滅。故云真體。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有何可思。三世諸佛。到此口桂壁上。有何可議。其唯者。歸結之辭。  R' R# q6 U+ H0 [2 o2 V- i1 C
  【疏】通序經意。大文分五。自初明性。乃至五請加。今初明性。此經蓋全彰自性。又諸經皆不離自性。故首標也。4 f9 x9 O2 G5 v7 r8 j+ N
  【演】此經以自性為宗者。自性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而此經所談行法。正為顯此之覺體。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聲聞即自性真。菩薩即自性俗。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0 h% ?; q) e4 M# |+ t- M2 R  問。全彰自性。乃屬華嚴。降此以還。何得有此。答。華嚴乃諸經王。諸經皆華嚴眷屬。今經以華嚴性海為宗。既宗華嚴。何妨約性。又諸經從法華開顯之後。不論何經。總皆玄妙。皆可稱性故。& \) S) E; x# ~# c4 f# q
  諸經不離自性者。三乘十二分教。教教皆歸妙性。言言盡攝真如。若離自性。皆為魔境故。
* g; V2 f+ N% U0 u2 n  o2 W6 _  【疏】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之。故曰靈明。
) r- u6 t( Y8 `, ]  【演】靈覺者。不同木石之無心。虛空之頑冥。明顯者。體露堂堂。無遮無障不得稱靈者。日以陽明照晝。月以清涼照夜。雖有光明。而不顯靈覺。彼既不自顯。人自不得稱也。 無緣而照。勿慮而知。謂之神解。大地莫能識其端。至聖猶未窮其頂。謂之不測。: ^# L* F# K& w2 ]' y
  【疏】徹者通也。洞者徹之極也。日月雖遍。不照覆盆。是徹而未徹。今此靈明。輝天地。透金石。四維上下。曾無障礙。蓋洞然之徹。靡所不徹。非對隔說通之徹。云洞徹也。
+ V9 N8 ^' P- b" t1 z/ N  ~  M  【演】不照覆盆者。以日月之光屬相。不屬性故。 輝天地透金石者。以心光遍乎法界。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故。 靡所不徹者。若通與隔對。是通還成隔。非對隔說通之徹。乃真徹也。
' Q: Y8 Z  T2 k- l# _9 |+ I  【疏】湛者不染。寂者不搖。大地雖寂。不得稱湛。今惟至寂之中。瑩淨無滓。寂不足以盡之。故曰湛寂。+ X+ {- u# j3 n3 k- [
  【演】不染者。從來不與染法相應。不與諸塵作對。不搖者。萬古如如。無有變異。不得稱湛者。大地雖常自寂然。而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不湛也。 如淨琉璃。內外瑩徹。謂之瑩淨。寸絲不挂。纖塵不立。謂之無滓。
$ O# p; s! j! |, c6 G/ J9 T  【疏】恆者久也。常者恆之極也。大地雖堅。難逃壞劫。是恆而未恆。今此湛寂。推之無始。引之無終。亙古亙今。曾無變易。蓋常然之恆。無恆不恆。非對暫說久之桓。云常恆也。
: T- t) g; X  `- r  【演】難逃壞劫者。以三災到時。劫火洞然須彌七金。悉為灰燼故。 推之無始。引之無終者。以真如自體。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不斷不異故。 無恒不恒者。恒外有不恒。此恒亦非恒。恒不恒二邊俱遣。乃真恒也。: S$ P/ @$ D* C: ?6 n  N( Y% _4 C% [
  【疏】非濁者。云有則不受一塵。( W: b9 z! k: C6 w1 m0 G) \$ s, Y
  【演】云有。不受一塵者。濁者。有也。具足諸法。方謂之有。今自性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所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雙亦相。非雙非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非異相。非一異俱相。是不立一塵非有也。何濁之有。" x! y3 ]( G  ^- |+ V" o
  【疏】非清者。云無則不捨一法。
- E) {9 q  @) C9 U8 U  【演】云無。不捨一法者。清者。無也。不立一塵。方謂之無。今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是不捨一法非無也。何清之有。- x5 t( X" Q9 x
  【疏】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 H, a/ Z: g  X0 s
  【演】捨此而有所去。方可謂之背。今則匪離跬步。湧現寶花。不出戶庭。圍繞行樹。雖欲縱之。將去何所故無背。+ H# P) _; b2 x' x
  【疏】無向者。迎之則無所從來。+ f; r; x1 p# X# f* n$ \
  【演】迎之而有自來。方可謂之向。今則無行無住。如是而來。不動不起。如是而來。若欲迎之。從何所迎故無向。8 d% f$ k) P# L1 C
  【疏】言即此靈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7 X, i3 R0 S6 [0 ~
  【演】意該善惡凡聖等者。孟子道性善。天台說性惡。一則就事造邊說。一則就理具邊說。今則如實空中。善既不立。惡亦何存。祖云。廓然無聖非聖也。經云。凡夫者。即非凡夫非凡也。有無如上。性無前際非生也。性無後際非滅也。本自具足。無法可增非增也。本無一物。無法可減非減也。染淨千差非一也。一味平等非異也。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7 T8 d  H& X2 L  【疏】大哉二句。讚辭。大者當體得名。具遍常二義。以橫滿十方。豎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為比。非對小言大之大也。% v4 w+ Q7 v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C* d, O1 D7 W1 l' L2 T6 m

4 g" \9 f  Q4 W4 `, V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0 n0 x1 a; {( \6 W. b  【演】當體得名者。常言大者。對小之稱。今則不然。直指性體。名之曰大。具常遍二義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無變易。又言大者。其性廣博。猶若虛空。此明體性周遍。無法可比者。世間最大。莫若虛空。經云。迷妄有虛空。空乃有始。此法無始。又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空乃有終。此法無終。是豎窮無法可比也。又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空乃有際。此法無際。是橫遍無法可比也。喻金喻月。亦復如是無可比也。2 X* u$ r' A$ V/ A, X, S( @
  【疏】真者不妄。以三界虛偽。唯此真實。所謂非幻不滅。不可破壞。故云真也。
% |% O. n1 q5 D  【演】三界虛偽。唯此真實者。虛者不實。如空中花。本無所有。偽者不真。如輸似金畢竟非金。所謂太山有崩裂。大海有枯竭。一切榮華。皆有衰謝。一切眷屬。皆有別離也。唯有真如諸法中實。所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是也。) _4 C  P/ z% a3 @: @
  非幻不滅。出圓覺經。經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蓋謂此性無有變異。畢竟常住。不同諸幻終消滅也。6 J  B% F# ?; q1 \5 J2 p. I
  不可破壞。出起信論。論云。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畢竟平等。不可破壞。蓋謂此性在染不破。法身不壞。不同有為可破壞也。0 t$ A8 t. L; F5 w0 T1 t
  【疏】體者。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體該相用。總而名之曰真體也。7 c5 u' g8 E7 O+ }$ J
  【演】萬法不出一心之體者。謂一切萬法皆吾心體。非離萬法別有心體。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楞嚴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又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所謂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體該相用名之為體者。起信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今則若相若用。俱歸此體為真體也。
5 `# R# L# h1 e9 c  【疏】不可思議者。如上明而復寂。寂而復明。清濁不形。向背莫得。則心言路絕。無容思議者矣。* g% F! k* t4 C
  【演】不可思議者下。是先合解。心言路絕。謂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名為真如故。
, w# r0 `0 B7 J/ x  【疏】不可思者。所謂法無相想。思則亂生。經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也。又法無相想。思亦徒勞。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緣而慮亡也。. o8 ]. B9 d8 I- u. s! L+ t' v( h1 H
  【演】不可思者下。是次分解。法無相想。謂有相可思。無相難思。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思之有過也。思亦徒勞。是思之無功也。心欲緣而慮亡者。舉心欲緣。思慮先亡。以真如無相想。即心絕故。
9 H: p- K* ^3 ]. Q, R  【疏】不可議者。所謂理圓言偏。言生理喪。經云。凡有言說。皆成戲論。是也。又理圓言偏。言不能盡。經云。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能盡。是也。故曰口欲談而詞喪也。又此經原名不可思議。故用此四字總讚前文。蓋是至理之極名也。( O# M6 r: D5 Z/ m: D
  【演】理圓者。理性圓融。不可分析。如一多交徹。大小互融。真妄交參。染淨不二等。言偏者。如言一則遺多。言大則失小。談真則違俗。說染則違淨等。所謂開口成雙橛。揚眉落二三也。是言之有過也。言不能盡。是言之無功也。口欲談而詞喪者。開口欲談。言謂先喪。以至理絕言。無容措口故。如善天女者。華嚴云。自在天王有天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等。
; i6 ?2 u2 V9 H) r  至理極名者。如名真如。則可以不妄不變思議。或名圓覺。則可以滿足虛靈思議。或名佛性。則可以離過絕非思議。皆非至理極名。今名不可思議。則至理之極名無以加也。
/ D! d" j+ d. t$ Z6 J2 h  【疏】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性而曰自。法爾如然。非作得故。是我自己。非屬他故。此之自性。蓋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覺。亦名真知。亦名真識。亦名真如。種種無盡。統而言之。即當人靈知靈覺本具之一心也。今明不可思議者。惟此心耳。更無餘物有此不思議體與心同也。
: z- c% \3 q7 `/ ]/ ~5 L6 k6 n9 Z  s  【演】法性佛性者。智度論云。佛名曰覺。法名不覺。是乃以智為佛。以理為法。賢首據此。故云。無情無知覺。指其性為法性。有情有知覺。指其性為佛性。然二性雖分屬情與無情。法性亦可通有情。以眾生乃諸法中之一法故。故曰。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佛性唯局有情。不通無情。以木石等無知覺故。故曰。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
% `6 T* {# N% J/ [  且指佛性而言者。自性實通二種。如華嚴云。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同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今云爾者。但以此經重一心念佛求願往生。乃借彼佛境顯我自心故。且指有情佛性也。 性而曰自。自有二義。一自然之自。二自己之自。 法爾如然非作得者。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迷時無失。悟時無得。有物渾成。本自如如故。此自然之自也。是我自己非屬他者。以外道。或計自然。或計因緣。或計虛空。或計天與。不一而足。此皆迷己為物所轉。不知此性本非天降。不屬地生。亦非人與。乃當人自己不屬於他故。此自己之自也。對萬法曰本心。對始覺日本覺。無知之知謂真知。無識之識謂真識。無有虛妄。無有變異。名為真如。
- R/ {: k" r8 H+ T  【疏】若就當經。初句即無量光。洞徹無礙故。二句即無量壽。常恆不變故。三四句即靈心絕待。光壽交融。一切功德皆無量故。五句總讚。即經云。如我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末句結歸。言阿彌陀佛全體是當人自性也。1 U3 _. w) D3 c' |5 r% _! u
  【演】若就當經下。是解釋序文已竟。下復配屬諸經。今先就當經配光壽也。絕待交融者。光與壽似對待法。而其實舉光則融壽。舉壽則融光。原非二物。有何對待。一切功德。謂無漏性功德。無量者。具足圓滿不可思議也。而以此句。當非濁非清二句者。以但有清濁向背。即有對待不融通。便不是性功德。便非無量。今無清濁向背。是一切功德皆無量也。 全體是當人者。謂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無量光。而自性寂。即是無量壽。自性照。即是無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壽交融。則阿彌陀佛。豈不即是當人自性。9 o! q+ {8 r9 C# Q- f  W
  【疏】又初句明無不照。即用大。二句靜無不含。三四句迥絕二邊。即體大。五句總讚。所謂即三即即一。雙泯雙存。辭喪慮亡。不可思議。末句亦結歸自性也。
9 q8 o& A& ]* p1 f0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p9 e+ B, N2 q2 \
7 w1 t8 @' Z1 c5 B' s# Y2 _, ]
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 o8 B+ L# a0 P; K4 X2 ]  【演】又初句明無下。配三大也。用大者。謂眾生心具有無邊妙用。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今此靈明無所不照。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因果也。相大者。謂眾生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論云。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今此湛寂無所不含。即是具足無量性功德也。體大者。謂眾生心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論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今此靈心絕待。迥絕二邊。即是不增不減一味平等也。 即三即一。雙泯雙存者。體非相用。乃至用非體相即三也。而又離體無相用。離相無體用等即一也。一即三則一泯。三即一則三泯雙泯也。而又一即三則三存。三即一則一存雙存也。存時即泯。泯時即存。非泯非存。不可思議。3 e9 S& T8 p/ H+ I
  【疏】又初句言照。即般若德。二句言寂。即解脫德。三四句言寂照不二。即法身德。五句總讚。末句結歸。例上可知。: M- K- N, L; \" R! r# S
  【演】又初句言照下配三德。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名為般若。離一切染得大自在名為解脫。心體離念法界一相名為法身。是三種皆具常樂我淨四德。故皆云德。然有果上修成三德。因中性具三德。今指因中性具而言也。
" m- b$ ?) e, U) E8 a2 m: E  【疏】又以四法界會之。則清濁向背。是事法界。靈明湛寂。是理法界。靈明湛寂而不變隨緣。清濁向背而隨緣不變。是理事無礙法界。不可思議。是事事無礙法界。以此經分攝於圓。亦得少分事事無礙故。末言自性。亦是結屬四法界歸一心也。
! N8 A9 m9 ~! e5 f% ~* S  【演】又以四法界下配四法界。 法者。軌則也。界有性分二義。事法界界字是分義。以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劑故。理法界界字是性義。以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同一體性故。事理無礙法界者。理由事顯。事得理成。理事互融。性分交徹故。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故。 不可思議。配事事無礙者。以前三法界。同教一乘。猶可思議。後一唯華嚴別教一乘。不可思議也。 分攝於圓者。或曰。事事無礙。唯屬華嚴。今經何得有此。故曰。一代時教。唯華嚴為圓。圓為能攝一切。故諸經無不攝歸華嚴。今此經有少分事事無礙。故得分攝於圓也。
0 d; v  |, C; b2 j" d3 m  然通序大意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千經所演無有餘因。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昆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7 S& W( L- ?( q7 q: m  二讚經二試經     初總讚。二別讚。
( C" j9 a6 Z* i, T( R3 d) X  初總讚
: f6 J1 ^! l9 {( R  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歟。$ f' U4 ?) L# ~, h. a3 k
  【演】澄濁二句。先敘工夫。三祇二句。次贊超勝。 澄濁而清者。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也。返背而向者。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僧祇者。無數劫也。8 G) ]- q  G. d# ^4 v  p/ ]
  問。三祇行滿。即坐道場成正覺。今念佛者。縱得往生尚未得佛。何乃便越三祇耶。 答。今三祇是約信解。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三祇極果已解了故。亦可言超也。此約解言。不論功行。 又越僧祇是實語。不必但約解說。以三祇行滿。方得成佛。此是藏教果頭佛。今經是圓頓教。但得上生即登初地。而果頭佛上與圓教七信齊。豈不是越僧祇于一念。
3 M6 p' j  H: M- [6 H, h  妙用有二。在如來說經。是利生之妙用。以四字遍引眾生出於苦海。豈非至妙。在眾生持名。是自利之妙用。以四字直使初心登乎智地。又豈非至妙。
' Y' u+ l, c3 G5 v' R1 P- P* \# m# q  【疏】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謂約生滅門。以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則無明所覆。失本流末。渾亂真體。故名曰濁。# J4 D/ a  R, l. D
  【演】畢竟平等者。論云。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畢竟平等。唯是一心。今寂照之體。無有清濁向背。正是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故云畢竟平等。唯是一心也。
! D; A! U7 t! c" j, f1 r  約生滅門者。上明性一科。是約真如門說。今讚經。是約生滅門說也。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云云。此即生滅門也。
; s8 e2 i5 D5 V) ^; m' Q. B  以不如實知。不覺有其念者。論云。阿黎耶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今釋不知真如法一。謂不了如理一味也。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如實知。即此不知。即是根本無明。心起有念。即是業相。論云。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也。然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黎耶自體分也。
, L0 ~) {4 A$ I! T1 u$ w  無明所覆。失本流末者。無明。即根本無明。即不如實如也。覆。謂覆蓋真性。本即真性。末謂三細六麤。既失本自流末。 渾亂真體者。如楞嚴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有諸世人。取彼土塵。投於清水。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曰濁。
4 I1 k; B4 i2 S6 m' I& {1 y  【疏】如澄泥沙。復使淨潔。斯之謂清。即指轉五濁而成清泰也。9 G, D" n* ~$ q( t# A* u
  【演】復使淨潔者。楞嚴云。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1 N$ q+ _4 ?* G6 @3 A8 [$ h  【疏】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
$ e1 Y, u- [; n" g  【演】無明所引等。此無明。亦即根本無明。覺即本覺。塵即三細六麤。由無明生業相。乃至造業受報。是漸遠真如之覺。隨逐境界之塵。如窮子捨父逃逝。故名曰背。. C. v$ b( s6 I! c1 Q9 Y( X
  【疏】返其去路。復使歸還。斯之謂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極樂也。6 H3 l- p. J, S' B! F' X
  【演】返其去路者。謂不須別尋歸路。即就路還家。便得返身見父。先破執取計名。空其人執。次破相續智相。蕩其法執。次破三細賴耶。歸於覺體。斯之謂向也。* S% @$ Z9 p) f
  【疏】然此且就眾生一期從迷得悟而言。似有澄之返之之跡。而於自性。實無得失。亦無增損。是故時濁時清。水非易性。忽背忽向。人無二身。所謂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也。; B) E: n0 H, p7 ?0 A0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3 S" S8 m* L  V/ r* l
& e) ]. A6 m8 y: f% o
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k4 \  F8 `& V( P5 w" ?# B9 ^4 h
  【演】修證即不無者。南岳讓禪師參六祖。祖問甚處來。讓云嵩山。祖云。恁麼物。恁麼來。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祖云。還假修證否。云。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今謂且就眾生一期修證。似有澄返之蹟。修證即不無也。而於自性實無得失增損。染污即不得也。
' w/ o# ~7 v% ?9 Z1 E6 L$ |  【疏】三祇者。三阿僧祇劫也。僧祇解見後文。言三者。以釋迦成道。從古釋迦至尸棄。歷七萬五千佛。從尸棄至燃燈。歷七萬六千佛。從燃燈至毗婆尸。歷七萬七千佛。云三祇也。備經多劫。遠之又遠。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一念者。即能念阿彌陀佛之一念也。諸聖者。佛及菩薩也。自凡望聖。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 y+ D: E0 |9 n
  【演】不退有四。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而淺深自別。' E# {3 r( g6 B, I: m
  【疏】片言者。即所念阿彌陀佛之片言也。至哉二句。讚辭。至。極也。至極而無以加也。妙者。即上四句總明妙義。用者。力用也。+ G( c! x8 {: B7 b) k
  【演】力用力字。內含三義。一者本性功德力。二者行人念力。三者彌陀願力。本性如舟船。念力如櫓棹。願力如順風。三力周圓。必登彼岸故。2 L" ^- C" s$ S& U! H2 G
  【疏】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 o9 Q0 E! F) i' Z$ [' x  【演】三藏。謂經律論。又佛藏。菩薩藏。聲聞藏。十二部謂修多羅。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
" p1 k' ?5 w* b% W- N  用從體相而出者。佛證平等真如恆沙性德。然後流出報化之用演說此經。是如來之用。固從體相而出。今眾生依經念佛。頓超即證。亦以本有真如。本具性德。方有如是力用。故云從體相而出也。+ {( S5 f; j, x' z" i7 ]
  【疏】或問。小乘且置。只如諸大乘經。廣如山積。云何妙用偏讚此經。答。脩多羅中雖具有此義。未有如此經之明且簡者。故夫稱性而談。正直而說。非不圓頓。而澄濁返背。方便未彰。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 。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2 ^% q/ v3 E( a  u! M
  【演】稱性而談指華嚴。正直而說指法華。方便未彰者。以華嚴唯談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六相十玄四種法界等。二乘賢聖。尚如聾啞。末法下凡。豈能修證。故方便未彰。法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皆不明示進修方便。故亦方便未彰。浩博難持。如廣修萬行等。幽深罔措。如直梧一心等。即方便成圓頓者。稱彼名號方便法也。上品上生即登初地。豈非圓頓。為通玄秘訣。換骨神丹。如後文所贊。
& h- E2 l* f4 F0 R! G6 ~8 _. a# N9 k  【疏】又前是性德。今是修德。前是自性清淨。今是離垢清淨。乃至性淨障盡等。互融不二。如教中說。- i  R9 d& T/ z  q
  【演】又前是下。是總結兩節。性德。修德。出天台教。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出起信論。性淨障盡。出圓覺經。互融一句。總頂上三種。互融不二者。謂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外無修。修外無性也。又舊云。性淨障盡。互融不二者。以全性起修時。破全性之無明。斷全性之生死。終日本體。終日工夫。性淨即障盡也。以全修即性時。雖破無明。破無所破。雖斷生死。斷無所斷。終日工夫。終日本體。障盡即性淨也。
: T/ y7 E3 |5 ?" N1 l% l  I% Y1 _  二別讚四  初先說經所以。二統論淨土功德。三特示持名為要。四廣顯持名所被。5 t- l9 p6 j1 s
  初先出說經所以
/ m) [4 C/ T2 L$ e* j7 }+ [' R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Y1 ~0 ~& o; p# \
  【演】故我世尊乍說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來。我者。親之之辭。乍說三乘。指華嚴之後。法華以前。四十年所說之法。
4 e! v9 A2 g0 @. R  終歸一實者。指法華經。此經蕩化城之執教。解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故。" K9 |8 W: I4 h( N  g- [, }
  等頒珍賜者。如諸子出宅。等賜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等。3 B5 I) k& \6 x4 M
  更錫殊恩者。殊恩言異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用。故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
8 l/ F8 u* ~  m8 w7 l1 Z6 b  C6 U  【疏】承上。此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乍者暫也。暫時之說。非究竟也。/ ~: F) x! H1 J" o/ ]
  【演】非究竟者。隨宜之權。非出世本懷也。如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是也。
" f  u2 c1 v9 w& W' l  【疏】三乘者。乘本無三。榷說有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 B  F1 \" n8 g; d
  【演】乘本無三者。如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權說有三者。如經云。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 w/ w' b7 U. w6 h& Z  【疏】終者對乍而言。實者對權而言。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覺實。悉與大車。故曰等頒珍賜。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
, i5 D  |7 W0 W9 x  【演】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者。謂如來於菩提場成等正覺。與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龍八部等。如雲籠月。為說圓滿修多羅。菩薩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海。大教難投者。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各各領解得益。其上德聲聞。積行菩薩。如聾如盲。杜視絕聽。於是如來脫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退歸鹿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之三乘權法。 後乃會權歸實者。阿含之後。復經方等彈呵。般若淘汰。四十年餘。至法華會上。方能會歸一乘也。權即三。實即一。大車。謂大白牛車。即大乘妙法也。
; C* n2 w+ D9 m( \9 n' S+ j# J9 Y  【疏】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9 @, @$ i6 \: S' o6 @% N  【演】不論大根小根三句。對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說。謂華嚴純接上根。下根絕分。今則上自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9 g/ v6 A+ l- ]: X! a) e
  亦不待根熟四句。對上大教難投五句說。謂法華待根成熟。方乃會歸。今則不俟彈呵。無煩淘汰。即得西歸故。
3 s! Y0 ^) j! x9 M  【疏】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0 O/ W6 _* }3 [7 h$ a*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D8 W' {- f# F

: p! {' y& O9 J$ C  |" K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 i  K& Z- a; T  【演】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漸漸斷惑。方出生死。如授官者。必循資格次第升授。今念佛法門。不必漸漸斷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頓授高官也。蔭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如得官者。必明經中式。或汗馬成功。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
$ D0 N' z4 k" Z. m/ b' W  【疏】又殊恩復含二義。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 ^: d, j# }! d) [0 M, K9 ^3 W5 {  【演】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畢。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 Q; ?) I% ~9 y: R: @+ S  二統論淨土功德; a! A% H+ \- ^& }3 L( x5 {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7 ?# t1 _# C( e: ^/ G% {- K0 w  【演】指四十八願門者。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佛乃一一拈出。指示眾生。故曰指。四十八者。如國中無三惡道願。乃至最後即得諸忍究竟願。願曰門者。門門不同。此非彼故。$ r* |. r1 z, q9 b
  開一十六觀法者。因韋提啟請。乃為宣說。今日始創。故曰開。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懸鼓觀。終至三輩往生觀。觀日法者。各有法則修不一故。
% |# O  N' ~) T8 e  歸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種。今則純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也。普謂豎窮橫遍。歸者。謂雖有四十八種不同。而要其所歸。則無非普度也。" C: u9 x# R+ E% @8 V2 ]) n
  宗乎妙心者。宗猶主也。謂雖有一十六種不同。而究其所主。則無非妙心也。妙心者。謂十六觀中。若依若正。皆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1 E" C% p1 Q+ q  {2 m7 H/ z  【疏】上讚淨土法門之勝。今於淨土。先出餘經。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願門。觀法。具在二經。言從初願以至願終。無非盡攝眾生同生淨土。自初觀以至觀末。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繇此一心。出生大願而成正覺。即以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淨土法門。二經大較。意蓋如此。
  {% `2 p0 q; A2 s  T  【演】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者。觀法有二。有事有理。事觀者。且如日觀。行人面西正坐。觀日欲落。狀如懸鼓。閉目開目。日相現前。名為事觀。理觀者又二。有次第。一心。次第三觀者。先觀此日。由想所成。全體性空。無有自性為空觀。復有觀想因緣。成此日相。則不壞假相為假觀。以此二觀為方便。次觀假處全空。空處全假。非空非假為中觀。是乃先空次假後中。為次第三觀也。一心三觀者。所觀之境。即真即俗即中。能觀之觀。即空即假即中。以一心三觀。觀三諦一境。而境外無觀。觀外無境。境觀雙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日之心。觀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為一心圓妙之觀法也。
1 U2 w4 E- _2 K- P+ ]( m  三特示持名為要二  初較論要約。二究明利益% A9 ]& f8 x$ A
  初較論要約" a, d3 H! P! P9 w8 ~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7 \; Z; y( y5 n* s, [# H9 z
  【演】廣以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如來性中本有妙用。潛興密應。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願。一一同於覺性。無有分限。大以豎窮橫遍為義。豎窮者。此願盡未來際無有休息。橫遍者。此願充滿十方無有邊際。 先有始義。即行遠自邇之意。又先有急義。即先務之為急意。 貴在知先者。由彌陀悟入法性。從性起願。性無盡。故願亦無盡。故知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不悟廣大之心。不入廣大願海故。
0 d. x( W! ]& |' x  深謂觀深妙。玄謂理幽玄。經中觀法。乃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豈非深妙。經中依正。但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豈不幽玄。 約者。簡約也。唯此四字。更無別法。何等簡易。又約者。要約也。念佛功成。無事不辦。何等要約。尤應守約者。以十六妙觀。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初學行人。無由湊泊故。& X- D$ ]1 ?! }8 h3 J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 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 C7 X/ _$ j# Q# m$ f  【疏】即前大本觀經。較而論之。知持名尤為要約也。廣大者。以四十八願。併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繇漸。故貴知先。傳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D, S2 q) R  G1 [4 a: ]  l
  【演】幽顯聖凡者。幽指三途。顯指人天。聖指三乘。凡指六道。茫無畔岸者。以心無盡。故願無盡也。2 y4 f1 J8 c! P7 n, C4 l
  【疏】深玄者。以門分十六。事匪一端。而復妙觀精微。初心靡及。操之必得其要。故應守約。軻氏曰。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9 I2 O& `1 R" l$ }- V
  【演】初心靡及者。妙宗鈔云。觀雖深妙。本被初心。若能進功。何憂不就。而大師如此說者。蓋有二義。一者。以今正建立持名法門故。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圓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識之初心故。 守約謂修身。施博謂天下平。3 b; w# a0 j' p1 X) N7 t0 G9 Q
  【疏】云何知先。繇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 h" W5 r  [5 |
  【演】但得見彌陀者。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先務之急者。孟子云。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
8 W- j. `( j- H5 V2 `/ {- t' }# b  【疏】云何守約。良以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佛雖至極。惟心即是。今聞佛名。一心執持。可謂至簡至易。功不繁施。而萬法惟心。心清淨故。何事不辦。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天如謂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是也。' A1 l" o* M, r(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2 q& u' _" `6 S& s5 c8 h! \
/ C9 }) f. o5 |* s, n% @! q
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9 L% M! V0 i$ m  C7 o5 D  【演】觀雖十六。言佛便周者。十六觀經。題曰觀無量壽佛經者。以十六觀法。不出依正主伴。佛是正報。舉正足以攝依。日。地。行樹。寶池等。無不攝故。佛是化主。舉主足以攝伴。觀音。勢至。乃至九品往生。無不攝故。 佛雖至極。唯心即是者。佛雖萬德果人。實不離當人現今一念。以心外覓佛。即邪魔故。 至簡至易者。一心執持。至簡而不繁。至易而不難。此守約也。 萬法唯心者。古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下文六句。正釋此句之義。 運想宛然者。謂三昧既成。想行樹則行樹明。想寶池則寶池現。想菩薩則菩薩在前。想如來則如來宛爾。以三昧心中隨心現相故。 舉念便登者。解脫長者言。我欲見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施博也。/ V- O6 C1 i9 H# {2 L" @; h6 x
  大聖悲憐者。天如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
& S5 }, |  [6 E/ |  【疏】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
  A7 a3 U9 L& P/ K! }! Z& x  【演】彌陀即是全體一心有二義。一者。阿彌陀佛即是全體一心。以佛復本源究竟覺體。故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夫法界一相。是離念之心體也。而即是如來。則如來豈不是全體一心。二者。阿彌陀佛四字。即是全體一心。此四字在我心中。明明歷歷。迥然獨照。四字之外無我心。我心之外無四字。豈不即是全體一心。又復真念佛者。唯色唯心。唯觀唯境。一名一字。無非實相。豈不即是全體一心。6 M& L3 o: o& L. m3 y+ C
  心包眾德者。以真如體中。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1 u. \0 t) C, d. Q" w  【疏】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恆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故名守約。
0 {1 P* t  I3 x, C  【演】四諦者。苦集滅道也。苦為逼迫相。集為招感相。此世間因果也。道為可脩相。滅為可證相。此出世間因果也。此四諦通大小乘,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教不同。然四諦是境非行。今云行者。舉所觀之境。顯能觀之行也。# N. I. w9 P2 r" d/ A
  二究明利益三  初因成。二果證。三總結7 c1 P# c5 o) S( P& O' o7 [$ f
  初因成
) R9 k! V+ M/ [4 W  從茲兩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 m5 g% [: ~" X8 f; t  H. D4 N) S2 S
  【演】萬慮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亂。是正念成就。從茲承專持來。究極根咸休來。
+ \- N8 \* Y8 P0 o0 M  【疏】不念佛前。念念塵勞。所謂一剎那間。九百生滅。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無量無邊。天眼莫覷。名萬慮也。  U" U2 R" U5 p& O% o; n8 X
  【演】念念塵勞者。塵者不淨。勞者不逸。聚緣內搖。趨外奔逸。是其相也。 剎那中有九百生滅者。剎那。時極速也。經云。眾生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 生住異滅者。有為四相也。生表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 分齊頭數者。此非彼曰分齊。各有緒曰頭數。9 l2 R+ Z0 k8 O  O
  【疏】此萬慮者。甲滅則乙生。俄去則倏返。百計除之。終莫能得。今以持名之力。正念纔舉。雜想自除。喻如師子出窟。百獸潛蹤。杲日照霜。千林失白。名咸休也。6 b9 \" U9 |$ k9 j
  【演】甲滅乙生者。約彼此說。如貪滅瞋生等。俄去倏返者。約一法說。如纔滅復現也。獅子果日喻正念。百獸與霜喻萬慮。 出窟潛蹤者。獅子出窟時。四足踞地。振尾出聲。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竄孔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奔走失糞。
" ^3 n) H9 y- r3 _. H3 R  名咸休也。以上是正釋。
5 B# @( @& k% N# b( N$ A  O* j2 w  【疏】故永明謂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7 }6 @1 u" N  e+ u) W7 E1 z
  【演】故永明以下是引證。2 L9 e7 f) p: k! u$ U. g2 w
  數息者。數息觀也。數出入息。從一至十。對治散亂法也。此法通世間出世間禪。如根本禪。多由數息而入。而六妙門。亦先以數息為首。請觀音亦必以數息為助也。初心在緣曰覺。細心觀察曰觀。正是此人數息工夫。但渠工夫既成。更欲增進覺。覺觀不休。亦即是病。遂借稱名為轉治也。但字字分明。亦是覺。句句接續。亦是觀。云何即破覺觀。蓋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毒盡兵消。身心安樂耳。又或此人徑就理持。研究之極。頓入無心三昧。亦不可知。此正是一個咸休樣子。故取之以為驗也。
  r9 L% E! V+ G: [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3 W0 @  k8 ~7 B0 z- v( i  ?
  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者梵語。此云正定。亦云正受。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也。
7 _& G" l+ g/ X( g! D2 f  二果證
+ Q, a, ]$ {2 B! j5 k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6 f$ {2 {6 {0 V5 |8 I$ ]  【演】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匪離四句。正說唯心淨土也。處處兩句。言觸處洞然. L0 g' W1 S, G- ^+ V- U
  。珍禽兩句。言一味平等(細玩註中自見)。
$ c3 ?, j$ r1 b* Q  跬步湧華者。謂心華燦發。左右逢源。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也。
" r( C$ V. B$ @4 X1 a! \4 H  戶庭繞樹者。謂覺林增長。道樹滋榮。長養眾善之體。隨處發現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也。
" m- Q6 Q$ M+ Z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q1 U. d& s5 V2 h
  蓮花化生者。從悟而迷。是為胎藏受生。從迷而悟。是為蓮花化生也。時時者。即經中所謂。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也。
5 b: L, _( M; p7 a  禽鳥指有情。堂院指無情。舉此二種。見情與無情。同成正覺也。偕音並彩。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處。
9 y3 D6 z& b/ i$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 h  b( g. h9 q* g: S, U7 h) z

3 b$ ?: \9 \9 m! c/ s! l+ L4 r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8 i, C% f5 C4 D( m8 J& {1 u/ e  【疏】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 J+ ^" }& Z5 v4 x  【演】既得四句明。即此一心。即是淨土。何必四句明。不必往生。方成淨土。然則四句顯唯心境界。無差別相。等同一味也。故曰句總結。
& o# ^9 `. t5 A" t* |2 V+ N- {  印壞文成者。涅槃二十七云。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行人。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極善極惡。俱不經中陰。如鑽矛離手也。
) }7 H) ~: ]9 s4 O+ q0 w6 r  三總結2 C- r- l2 M. t( L* P
  蓋繇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2 o* N: u# c, e, o7 k  【演】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體。念到極處。和念脫落。頓離念相。謂之念空。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0 f7 ?7 W; T6 I6 R( e  生入無生者。生即生死之生。無生即無生忍。生本無體。以念為體。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得住持。今既念空。所謂皮既不存。毛將安附。自然觸髏粉碎。五陰消亡。從有生悟入無生矣。又生即念佛之心。無生謂無生之理。雖念性元生滅。既由有念得入無念。是從生滅頓入無生矣。
( V1 i/ R* S( I" q  念佛念心者。既到真念田地。則其念佛已無能所。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智外無如。如外無智。如智不二。名念佛即是念心也。5 I( W4 \. R) _0 O
  生彼生此者。既到無生田地。則其淨土已無彼此。遊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內。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無分。云生彼不離生此也。
$ a' D- b& E5 H. v$ l& i  心佛眾生一體者。佛者果德之稱。眾生穢惡之號。心者靈明之體。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然不一。今既念佛即是念心。則反本還源。不見生佛假名。惟一妙明。周遍法界。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無二相也。# Q1 T5 v' j1 @) L8 m$ T
  中流兩岸不居者。苦域是此岸。樂邦是彼岸。非苦非樂是中流。念佛未至一心。中流兩岸。截然不同。今既生彼不離生此。則不見彼岸。不見此岸。并不見非彼非此之中流矣。古云。海藏多羅一葉舟。不居兩岸不中流。一篙撐出虛空外。惹得春風笑點頭。是也。% d- E0 e8 P, m. h
  【疏】承上殊因妙果。正繇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
9 @2 w8 O- {# s; s+ P. |  【演】念極而空。約修邊說。念體本空。約性邊說。無念之念。是終日無念。終日念佛也。念實無念。是終日念佛。終日無念也。又此二義。亦乃相須。由念極而空。方知念體本空。工夫不到。不悟本體也。又由念體本空。方得念極而空。本體不空。縱念不空也。
1 V2 K4 K/ w: D5 I3 n. `& O$ F; i  【疏】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 k4 Y9 K. B  ^# ]
  【演】達生體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沈。虛空粉碎。推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也。不生而生者。如以不生為不生。非真不生也。生即不生。是真不生。故永嘉謂。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等。
' S) C' R; m" N3 [. ^  又生即念念生滅。此生滅妄心。本自虛妄。無有實體。故云體不可得。達者悟心之本空也。既悟心空。則終日念佛。終日無念。生而不生也。終日無念。終日念佛。不生而生也。生而不生。則生元不可得。不生而生。則不生亦不可得。是真無生也。故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5 f: c( d$ D! B9 I6 j  【疏】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云一體。
+ a, n# `' g' A7 Q. v" e* F6 P  【演】三無差別者。謂迷此法有眾生名。悟此法有諸佛名。此法諸法中實有心名。然而迷悟本空。中邊不立。諸佛眾生及心。皆假名也。假名無實。全體即真。故三法相即。無有差別。9 U9 |1 R+ _7 |; ~! ?& F2 n
  【疏】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 s" o" v+ n8 |9 ^8 h
  【演】二邊謂有無。中道謂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不著不安。正是離四句處。
) k( M. Z9 O" s: [  【疏】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n  g( y: m& |0 a& Q, C- b
  【演】自心是佛是禪者。自心覺照即是佛。自心靜慮即是禪。 謗自本心者。以淨土乃自心之淨土故。是謗佛者。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是自謗其禪者。以不離自心即是禪故。
$ w2 ^1 ^' S6 S& O5 F# w/ w  四廣顯持名所被
! {4 d& ]" p) \7 }3 [  此則理之一心。全歸上智。亦復通乎事相。曲為鈍根。
# a9 [& m3 |& ?+ X  【演】此則理之一心者。以一心念佛有事有理。上文所指乃理一心也。 全歸上智者。以理一心。無方所。無形相。不可湊泊。無容擬議。非宿具般若靈根。單刀直入者。鮮能悟入。8 N( X2 ~. J" G: N  g6 n
  通乎事相者。不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但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是則生佛宛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厭此五濁。欣彼樂邦。與彼理性。全無交涉。此則鈍根所行也。
6 \. Y3 i) {7 p1 ^0 @  【疏】理事一心。詳見後文。今謂自性唯心。正指經中理一心不亂言耳。上智乃克承當。鈍根未能領荷。故此一心。不專主理。而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所謂夫婦之愚不肖。而與知與能者也。如天普蓋。似地普擎。大造之中。無棄物故。
% y" `; X2 A3 P3 z% ]  z  三感時三       初總歎。二別歎。三結歎9 U' @- \: Y! X( [6 o6 e8 N+ @
  初總歎! _! Z$ q: Y& X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 L- ~# S. x% R0 L  【演】守愚之輩者。愚亦不能障道。故云人一能之己百之等。而過在守字。乃高推聖境。畫地自限之輩。小慧之流者。學般若菩薩。須求大智慧。小慧者狂慧也。偏慧也。非真慧也。又此二人之病。在執著兩字。故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 r# V; H) T+ M! O8 J  【疏】上言佛慈雙被智愚。今言眾生不體佛意。有善教。無善學。故可歎也。守愚者。愚而甘愚。小慧者。慧而不慧。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資。不可偏廢。著此執彼。厥弊等耳。
- m# \, o  e, Z0 W& h  【演】事依理起者。事不自事。因理而事。因自性彌陀。故勸人念彌陀。因唯心淨土。
  m, B0 M5 s% A9 O$ {;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 u) x( k3 _$ v% @1 T* ]% e. ?" s
9 ?0 R) r6 k) S7 h: V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 Y+ P0 ]0 n& |7 [  故勸人生淨土。 理得事彰者。理不自彰。由事乃彰。因念彌陀。方顯自性彌陀。因求淨土。乃悟唯心淨土。由是心是佛。方乃是心作佛。因是心作佛。方顯自心是佛故。1 h) [/ L4 o% [. i! _: j
  【疏】蒙童喻全愚。昏稚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貧士喻小慧。昔有窘人。路獲遺券。見其所載田園宮室。金帛米粟。種種數目。大喜過望。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
8 Y5 k* V  w3 J! O7 `! a  【演】數他寶者。華嚴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等。 判然心不是佛者。是口口談空。步步行有。喫得肉已飽。來尋僧說禪者。
! z' ~( c$ x3 f; `- Y, q/ P% D6 i  【疏】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v" G$ Q+ i5 B* }  【演】是故下伸正意。約理無可念者。以實相理中絕思絕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故。念即無念者。以即事即理。即念無念。捨念而求無念。是猶撥波求水。滅器求金。是斷滅見。豁達空。非無念本體也。
5 g; b' l! m( g, R4 J: a  W7 V  即本智求佛智者。本智即本有之智。不因修得。不由學成。本自具足者。所謂本覺是也。佛智由斷惑而顯。修證而成。出纏方得者。即所謂始覺是也。本智約理具。佛智約事造也。. h; ]2 p  e: l# ^0 T% F
  二別歎9 j2 ]; V: @/ Z0 c6 e4 u5 g) e. ]0 g
  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a  o. V6 ]/ S
  【演】相繼。謂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續。不虛入品者。謂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則已能伏妄。得少分淨。可成末品。又或此人夙有靈根。即於此時頓明諦理。隨其淺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虛。* s7 H1 E: [4 W- ]9 A
  明謂於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謂一發一切發也。 反受禍者。謂若是修行人。則墮邪外。若凡夫外道。則福盡受輪。若口口談空。步步行有者。則徑墮三途。無有休息。故云受禍。
: D# F2 x6 o: K4 e, `+ ~  【疏】上文雙揭二病。今於二病。別舉其尤。謂著事而信心不切。固無足論。假使專持名號。念念相繼。無有間斷。雖或不明諦理。已能成就淨身。品位縱卑。往生必矣。所謂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惡。但恐榜上無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
. v% G: I, r6 ~* p5 q  【演】著事而信不切者。如今世人。口念彌陀。心馳五欲。空談淨土。繫念娑婆也。成就淨身者。謂三業毫無污染。即所謂純清絕點。一條白練也。永明云。求淨土者。縱饒未明道眼。也須成就淨身。
. J5 `5 X% `* I+ B4 l  【疏】乃至執理而心實了明。亦不必論。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
8 _4 `+ p6 y0 v  【演】心實了明。約三智一心中得。已登初地。入無生忍。於自本心有大開悟者。 不正之謂狂。狂慧者。雖有智慧。非真慧也。有從學問得者。有從工夫得者:有從邪師得者。種種不同。馳騁者。大率謂十方諸佛一口吞盡。何處更覓彌陀。十方世界徹底掀翻。何方別求淨土。再說念佛求生。早是缽盂安柄。頭上加頭也。  \& G& t  o& Y" U6 g0 z/ D9 I9 `
  不明之謂頑。頑虛者。雖著空理。非真空也。如痴人口口談空。凡夫四無色定。外道無想。以及非非想陰境空魔。乃至圓虛無心。種種不一。耽著者。大率堅守執著。一向入空。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也。 輕談。謂形於口。蔑視。謂存於心。3 q5 s5 |/ h4 z$ U. N& t4 k- y8 S
  【疏】問。何故不咎鈍人。反抑利者。
, w$ l- a. k2 w, l2 I" u  【演】不咎鈍人。反抑利者。謂著事鈍根。不知理性。應當呵責。開其慧性。破其愚蒙。使由事入理可也。何乃捨彼愚夫。反抑利者。蓋以鈍人自知不如。斤斤自守。無驕無恃。無過無非。利者不然。故抑之也。
) O; g) N, Y6 k! Y/ K% v  【疏】答。利者恃才高舉。常謂遠勝鈍人。今為此說。使知畫虎弗就。反落一籌。冀彼知非。回心念佛。非曰抑之。實惜之耳。
  o) m0 x1 E2 L" E9 l  【演】畫虎弗就者。馬援戒子云。龍伯高敦厚周慎。杜季良豪俠好義。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C7 L9 |$ ?/ r3 S8 z  三結歎! E% X+ z7 s' _5 ?! p$ O0 }5 I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 _1 _/ }5 B( z% {  【演】遂使垂手徒勤者。彌陀慈父。終日垂金色臂。接引念佛眾生。眾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彌陀終日望眾生求生淨土。如慈母倚門望子。眾生不肯念佛。是倚門空望。若約理觀者。手表提攜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同體之悲。不離眾生。為垂手深淵。自然之智。遍在六趣。為倚門望子。徒勤空望。是真如內熏無明。而無明全不顧真如也。
' [6 q. J' R- R  今生多生。一誤百誤者。今生遇此殊勝法門。如久客他鄉。乍聞家信。應當勇猛精進。求願往生。而乃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大誤。又不唯今生之誤。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也。古云。狹路相逢如不薦。這回要見定還難。是也。: A: b1 d6 n2 g( o
  【疏】垂手者。古云。嫂溺援之以手。倚門者。王孫賈母云。汝朝出而不還。則吾倚門而望。今謂眾生沒於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淵。眾生背覺合塵。佛念之如倚門望子。援之雖殷。念之雖切。深沈不起。遠逝無還。是孤佛化也。下負者。凡厥有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而漠然不信。寧不負己靈乎。
( u. F. o- S# D: v5 t3 V  【演】凡厥有心。定當作佛者。圭峰云。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非教念他佛也。乃念我自心。非教成彼佛也。乃成我自佛耳。3 ~% {/ c2 O/ O1 \
  【疏】今生多生者。生生墮落。無有窮已也。一誤百誤者。此生蹉過。多劫難逢也。入苦趣。似蠅蛆飪於廁中。赴死門。類牛羊就乎屠肆。莫為救拔。無可歸憑。豈不哀哉。
( @' o+ q3 T1 M$ D  四述意三  初槐己不德。二明己所尚。三原己釋經
" h; o, o: c3 g: j- B  初愧己不德
9 ?: W- k1 T1 W2 A3 V; l  袾宏。末法下凡。窮陬晚學。罔通玄理。素鄙空談。畫餅何益饑腸。燕石難誣賈目。7 O  {0 u! l4 @3 d
  【演】末法對正像言。正者。證也。以現量智。證實相理。初一千年。有教行理果。故曰正也。像者。似也。以比量智。依稀見道。彷彿不真。第二千年。有教行理。而無果證。故曰像也。末法則空騰似量。唯尚鬥爭。徒有教理而無行果。故曰末也。四教各有內外凡。若乃未通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 x/ \# q5 B* i  橄者。偏隅也。窮。極也。此方在閻浮之極東。故名震旦國。 大師一生自居學地。不敢以先輩自處。故稱晚學。
; _/ a5 ?2 j3 a9 X, _: o  罔通玄理。謂未能實契妙心。空談。即依通禪客。文字學人。聽其言也。超賢聖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後。素鄙。謂平素自鄙。
) S8 S1 U6 v2 j4 _8 {" N) O,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8: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經】佛說阿彌陀經

续-《【經】佛說阿彌陀經》
# k- }+ h' y- h" M5 C. S+ y5 u6 e( J) @7 ?# @# Z# M" p  T- z
摘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s6 v* c$ b6 D& g4 e+ H
  【疏】上明念佛獲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損。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鈍根自量也。
1 }8 ~. |  P& I& F) `  【演】自量二字極佳。聖之所以成聖。賢之所以益賢也。
" Q7 {, i7 P2 [6 K  【疏】末法。則生之不時。/ {+ r& q4 O2 k* W0 U$ S
  【演】生之不時者。不生正像。去聖時遙也。
! r8 R/ H  U  |  【疏】下凡。則報之不勝。8 w1 t, {/ M8 p- [
  【演】報之不勝者。非聖賢應蹟。是業繫凡夫也。
& T$ }6 d7 ]: X9 n) \5 I  【疏】窮陬。則見之不廣。$ j: T! ?) }$ F6 d4 D3 a* D" w6 E
  【演】見之不廣者。不生中華佛國。親炙多賢廣其聞見也。
9 H$ M4 U' o7 t/ h4 ?  【疏】晚學。則智之不深。事且未能。況復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於人也。
' n" k& R4 {  u, Y& |9 q+ I& K  【演】智之不深者。非為耆師宿德。久修道行。智慧深遠也。
) ?# j, J. S4 Q  【疏】素鄙者。自知淺劣。槐鄙空談。所謂恥其言而過其行也。畫餅可知。喻空談也。燕石者。似玉而非玉者也。賈胡者。西域賈人善別寶者也。昔有得燕石者。自謂瑜瑾。驕眩俗目。冀得重售。以示賈胡。曰。石也。大慚而返。喻依稀見道。彷彿不真。明眼人前。堪作一笑。7 U% e  x6 ^1 l. Q8 S, y
  二明己所尚
) U4 M& O/ ?! l! U$ J9 C. `  祗承先敕。篤奉斯經。望樂國為家鄉。仰慈尊如怙恃。
( X/ o' A3 G9 d  【演】斯經贊揚極樂。勸生極樂。故望樂國為家鄉。斯經指示彌陀。勸念彌陀。故仰慈尊如怙恃。千生流浪。不知何處是我家鄉。萬劫逃亡。未識何人是我父母。斯經指出。敢不懸望而企仰耶。1 C! O+ T* }) N& n
  【疏】既揣鈍根。事必師古。" T1 T. }# a! Q: h- [0 M1 p8 ]
  【演】既揣鈍根者。為人不可不自揣。自揣若果利根。則丈夫自有沖霄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今既鈍根。必須師古。師古二字出尚書。謂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也。
& V+ O4 ~, \7 o' _/ ]3 U  【疏】祗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篤奉者。奉之至也。樂國言家鄉者。寂滅淨土。乃當人安身立命處。而捨離故里。飄泊他鄉。遊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而已。
) e7 O# ?$ _. f" o  【演】寂滅淨土下。實就理說。但飄泊思歸。亦可雙約事理。寂滅淨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當人故鄉田地。是安我法身。立我慧命處。捨離飄泊者。迷自本心。隨逐六塵也。約事。則是不願往生。貪戀此土。思歸一念。是念念稱理。而觀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也。約事。則是常憶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也。古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又云。西方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早歸去。是也。
* E, z% o- w7 H# l& P; \  【疏】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佛以大慈大悲。接引眾生。是懷我以聖胎。飼我以法乳。即今內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劬勞之德。昊天罔極。而乃叛棄本生。螟蛉異姓。惟應懷慕終身。左右無方。定省不違而已。
( k: q# L8 ^$ C4 K; i5 T  h$ \  【演】佛以大慈下。雙約事理。約事。則四十八願。廣度有情。是接引眾生。此方念佛。彼土標名。是懷我以聖胎。水鳥樹林。咸宣妙法。是飼我以法乳。佛慈加被。身心精進。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約理。則自性彌陀。念念不離。是慈悲接引。真如本覺。內熏無明。是懷我以聖胎。復作境界之性。引發現行。是飼我以法乳。折旋俯仰。穿衣喫飯。不離這箇。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古云。野老負薪歸。村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憑誰力。問翁翁不知。問渠渠不識。嗟哉今古人。幾箇知恩德。是也。 劬勞之德者。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螟蛉異姓者。詩云。螟蛉有子。蜾臝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b  K% H7 {: U: ?+ Z  I. |
  懷慕終身者。書云。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大孝終身慕父母。左右無方者。禮記檀弓篇云。事親有隱而無犯。左右就養無方。 定省不違者。禮記曲禮上篇。凡為人子者。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此三句。約理。則念念迴光反照。隨順真如。約事。則從生至老。行住坐臥。夙興夜寐。一句彌陀無間斷也。9 O; N" y  o4 X% k' W$ a
  三原己釋經
* J5 `0 F! d# X: n2 X  仍以心懷兼利。道貴弘通。慨古尟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不極論其宏功。儔發起乎真信。頓忘膚見。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據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有願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誠。乞求加被。4 B3 ], O/ J) \9 @1 l
  【演】心是大師普心。道是佛法大道。尟見其全者。古來非無妙疏。但於斷簡殘編。略見一二。尟見全文也。數解僅行者。惟海東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總收部類者。此經與大彌陀經為同部。與十六觀。鼓音王。後出彌陀偈經為同類。部者部書。其文雖不同。而同一行門。是一部書也。類者流類。為行雖不同。而同歸淨土。是一流類也。  ^0 m; o+ E1 I! z" e
  一行者。文殊般若會。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於一佛念念相續。即一念中能見過去未來諸佛等。會歸玄旨者。以淨土一門。會歸華嚴十玄妙旨。如後分圓中所明。 貫穿諸門者。以念佛一門。貫穿一代時教諸行法門。如後釋一心不亂處所明。" Y5 ?, r  Y5 u" b
  銷歸自己。即如後文。節節稱理之談。是也。回向菩提。即如下文。同證寂光無上果。是也。9 v- c! x7 O: ]2 @
  【疏】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苦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而此經註疏。今多泯沒。稽古無繇。雖一二僅存。略舉大端。未暢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議功德也。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則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鈔之作。不容已也。
! c+ X3 e# r7 S$ y; K  【演】不可思議。不出依正因果。依則同居即寂光。正則應化即法身。因則七日便得功成。果則一生便即不退。何可思議。
! f: ~+ `' y  k) R  【疏】膚見者。肌膚在表。所入不深。喻淺見也。淺見奚能測佛深義。而以救世心殷。頓忘其陋也。
9 a' U, c1 k1 R& b$ M5 _  I' _  【演】肌膚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汝等盡言所得。道付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我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彌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我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我髓。今言膚者。謂所見甚淺也。
0 ~" e: i5 U! t  【疏】心思者。心之官則思。堯舜之聖。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9 ^& o% |& t- U9 u: K; O3 ~
  【演】堯舜尚竭心思者。書云。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 {7 @: d% R0 |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10:47 , Processed in 0.0832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