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7|回复: 3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6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o8 Q$ J% z9 o7 ~  C% T; s  ~
4 z& S  g4 `9 U5 L; q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 ]( ?, A1 Z2 s9 f: \, J9 U大乘起信论讲记
( b9 _% D0 i) c% A$ Z5 c—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八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 s# o" z. a0 i2 x  [施旺坤成文
/ l2 ~  e/ J" I2 t, B悬谈
, g5 e5 ~2 ~  S' T3 ]1 L# q  i+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经中描述善财童子参拜到弥勒菩萨那里,有一座弥勒楼阁,一弹指门就开了,里面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庄严,那是譬喻我们的真心之内具足无量功德。《大乘起信论》等于开弥勒楼阁的钥匙,也等于开《华严经》的钥匙,你懂了《大乘起信论》,也就懂了《华严经》的纲要。《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通了这部论,等于通了一百部大乘经,也可以说一切大乘经你都通了。; x' X* x- L' m7 ?& ~& T
《大乘起信论》这么重要,但是有人说:《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是伪造的,《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楞严经》不是释迦佛说的,是中国人造的,因为《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的文法很像中文,不像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我们相信是真的,不是伪造的,因为古时候翻译经典的译场里面有各种执事,所谓度语、笔受、润文、证义种种职务,那时翻译一部经、论,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翻的。文法像是中文,是因为润文的执事中国文法好,把它润饰得像中文,所以我们用不着怀疑。: T: q6 y& K( r# r
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说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十七年,那时候印度的佛法正在大兴,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他们怀疑可能根本没有梵文本,是中国人伪造的。玄奘大师回到中国看到《大乘起信论》,认为这部论太好了,就把它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想报印度的法恩。当时玄奘大师看见《大乘起信论》,怎么不怀疑呢?要是怀疑,他为什么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去,我们相信玄奘大师的智慧,相信玄奘大师的佛法,不相信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会超过玄奘大师。
. @' D0 _0 ?1 a1 Q5 O& c" `最早的《大乘起信论疏》,是贤首国师作的。《大乘起信论》有二种翻译,贤首国师着的注解是梁译,真谛三藏法师翻译。还有一种唐译本,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如果当时没有梵文的经本,怎么进行翻译呢?贤首国师怎么会参加译场呢?历代注解《大乘起信论》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祖师,民国太虚大师深通佛法,智慧第一,为了《大乘起信论》跟中国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居士打笔墨官司,欧阳竟无居士认为《大乘起信论》不合唯识的道理,彻底的批驳,他的学生甚至骂《大乘起信论》是隋唐小儿伪造的,批驳到极点!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很多人作文章,证明《大乘起信论》的道理好,太虚大师自己作了一部注解,叫做《大乘起信论唯识疏》,太虚大师通达唯识,单用唯识的道理解释《大乘起信论》,认为处处合唯识,没有跟唯识不合的。欧阳竟无居士的学问、佛法会超过太虚大师吗?恐怕不会。
8 Z$ f# ~. {% k, b& ]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梵文本,这并不足怀疑。像我们中国的经本、注解流通到日本的很多,民国以后,到日本留学的法师、居士,发现日本有很多注解中国没有,《大藏经》里没有,单行本也没有,像《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以下简称《会阅》),在日本《卍字续藏》里发现,在中国却没有。所以不见得印度没有的,就是假的,也不见得中国没有,从日本取回来的就是假的。有人问莲池大师:《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是否是伪造的?莲池大师说:我们只看合不合佛法,合佛法,《楞严经》是释迦佛说的,我们相信;不是释迦佛说的,我们也相信。《大乘起信论》合佛法,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相信;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也相信。这是最恰当的解释,依法不依人,只看它合不合佛法。为什么要先说这些呢?恐怕诸位同学将来看到怀疑《大乘起信论》的文章,信心动摇,《大乘起信论》是启发我们的大乘信心,信心一动摇,不是吃亏上当吗?你想通大乘经、大乘论,要先研究《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要是被打倒,整个华严宗都被打倒。贤首国师判五教,是依着《大乘起信论》判的,要是《大乘起信论》是假的,华严宗的注解统统都得舍弃,这个问题可严重了!贤首国师为什么依着《大乘起信论》判教?因为《大乘起信论》好。我们相信贤首国师的智慧大、佛法深,不相信那些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超过贤首国师,诸位信心要坚定,不要动摇!, w! B4 o9 o; R2 q5 r
我自从能仁佛学院开学就对你们说过:你们要相信道源法师,决不是自赞毁他,你们听我的课快三年了,我可毁谤过其他的法师吗?《法华经安乐行品》上有明文:「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不可随便说其他法师的长短,只要弘扬佛法都是善知识,绝不可毁谤。自赞毁他,是《梵网经菩萨戒本》的波罗夷罪,犯根本戒。道源不敢犯菩萨戒的波罗夷罪,决没有自赞的心,毁他更不敢。为什么一直向同学赞叹我自己呢?不是自赞,是要坚定诸位的信心,你对道源法师要相信,我讲了你才能接受,你对我不相信,我讲你不要听,我讲了半天,都是冤枉费力气。诸位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道源法师讲得好,你把道源的好处学会,再去亲近其他高明的善知识。我跟你们说过北方的土话:「你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道源辛辛苦苦跟你们讲,你们不好好听,不好好研究,错过这个机会,再想听没有了。道源今年已八十岁了,去年冬天生病四个多月,差点死了,岁数到了说死就死,你们不要错过机会。这次印《会阅》费了好大力气,不是有钱就能办到,《会阅》每个字、每个名词都解释得很清楚,一定要好好研究,不然对不起《会阅》。我讲的时候你不认真听,也对不起我这位讲师,以上这些话都是要安定诸位的信心,希望诸位谛听谛听!
* B5 m( ~+ L# H5 J在未讲论文之前,先讲这部论的序文,这篇序文是贤首国师作的,《会阅》上有这篇序文,也有注解,黑板上写的是我从《会阅》摘录下来的《会阅笔记》,因为《会阅》的解释太多,摘录下来的是最要紧的解释,将来你们讲《大乘起信论》没有《会阅》时,用《会阅笔记》也可以讲。刚才说道源讲得好,怎么好呢?简单明了,不啰唆就是简单,不马虎就是明了,你们要学这个讲法,我讲完了你们再看《会阅笔记》,进一步再研究《会阅》!# @4 U/ S2 d1 u" [. Y! Z
解释序文$ d* L6 O' q* q! |6 m2 G2 C
大科分二,甲初、题目,再分二小科,乙初、序题,《大乘起信论》序,是序的题目。乙二、人题,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 g, t" ^6 q, u+ e/ l9 p! h甲初、题目(分二)  乙初、序题  乙二、人题
$ ?" R. C1 P8 T- j* U乙初、序题
6 [& A8 f0 Z( W' Q1 h6 E( v大乘起信论序0 H1 W* H( r7 m' O6 {! p: u8 N
「序」者叙也,谓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也就是提纲挈领,。7 ~" F7 [) H5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9 k5 W& c9 V- ~& T5 o) h
4 t  ]9 x# ]! i. V/ m' a6 B5 Q% q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9 v! I; t4 G) D乙二、人题! j2 l4 U0 f: v
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 `9 e5 K; Y+ q" _在何时何处着《大乘起信论序》呢?在唐朝西太原寺,到了清朝改成崇福寺,在长安城内。因为武则天是唐朝有名的女皇帝,她是太原人,她要报故乡的水土恩,修了五座大寺院,都叫太原寺,这座寺别于其他四座寺,叫西太原寺。
, {3 |8 v) j- C+ w9 t+ Y「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梵语「沙门」,中国话叫「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惑业苦。「勤」是精勤修行,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息」是息灭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续法大师在《会阅》上解释为息灭惑业苦,贪瞋痴都属于惑,你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苦。惑业苦三*轮转,永远不息,这是生死大苦,所以他解释得更为完备。
) ^5 h' H+ F) J「法藏」是贤首国师的法名,他是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述」是自谦之词,孔子曾说:「述而不作。」我阐述的都是古代圣贤的话,不是我自己创作的,这是谦逊,不敢说自己作文章。
% G6 i8 T! y, |  q- l0 q把序题、人题讲完,开始讲序文。5 z# ?4 p6 v( z
甲二、序文(分二)  乙初、叙论大意(分四)  丙初、叙一心法  丙二、显真如门
, Y/ m+ L  N9 N: r: J丙三、明生灭门  丙四、二门不二
- q, v5 x0 B2 D, e' h丙初、叙一心法
, u# Q3 H1 b0 t( H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 u) A4 n% g- p0 S% i
甲二、序文,分二科:乙初、叙论大意,乙二、造论因由。乙初、叙论大意,再分四科:丙初、叙一心法,丙二、显真如门,丙三、明生灭门,丙四、二门不二。这四科是论文的前半段,《大乘起信论》的义理,都在这四科之内,先叙一心法,明一心法。
/ d# S9 f9 a1 V1 h「夫」是发语词,古人作文一开笔,往往先写夫字,像现在人打电话先说一声:「喂!」一样。「真心寥廓」,《会阅笔记》上讲心有四种:* j2 P7 e  p3 F- i6 n
一、肉团心:即五脏之心脏,佛教讲真心、妄心,不讲肉团心,因为肉团心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没有灵知灵觉,只是一个肉团而已。* r. N; S8 N8 h/ m4 G9 _" z
二、集起心:指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第八识有二种功能:(一)、能收集一切种子,像仓库一样,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全收到仓库里面。(二)、能发出来起现行。「现行」者,显现行动。第八识是佛教讲的妄想心,是最根本的心,功能很大,无始劫的种子都能含持着。
% B2 T" |, }; P4 R! r三、缘虑心:「缘」是攀缘,「虑」是思虑,能攀缘外境,能有思虑。「此八识心王」,八识心王都叫缘虑心,为什么呢?「以各能『缘虑』自分境也」,每一识有它的自分境界,它能缘虑自分境界,所以叫做缘虑心。实际缘虑心是指第六识,因为第六识的功能最大,能攀缘一切法,思虑一切法,所以叫缘虑心。' v1 s4 [5 B7 `3 Q+ J
四、坚实心:「谓『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也。今所明之真心,正是此也。」现在讲的「真心」即是指坚实心。「坚实」者,真心不生不灭,不会变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心,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即真心也。4 Z. B0 j! m9 }7 F" K
「真心」讲清楚了,再讲「廖廓」二字,「寥」谓空寂,「空」谓中无妄染。真心之中是空的,空妄染之法,真心之中从来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寂」乃其性湛然。湛然是清净不动的意思,真心之性是清净不动的。「寥」,即讲真心之相清净不动,中间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廓」谓旷大,「旷」谓德用无边,讲真心功德之用无量无边。「大」则体周法界,讲真心之体,大而无外,周徧法界,真心之外再没有一切法,一切法都在真心之内。「真心廖廓」四字,讲真心,中无妄染,清净不动,德用无边,体周法界。
0 |- Q% {) h0 a7 T5 I5 H「绝言象于筌睇」,「言」是语言。「象」是义相,用语言讲义理出来。「筌」是捕鱼之器。「睇」是网兔之具,就是到野外捉兔子的网。「绝言象」,真心廖廓无形无相,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不是道理能讲出来的。「筌睇」二字是比喻,得鱼而忘筌,捉鱼的人目的在得鱼,得鱼之后把筌器忘掉,不再执着筌。得兔而忘睇,捉兔的人目的在得兔,得兔之后不再执着睇。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讲要说,要有语言?因为不讲不说不明白义理之相,语言义相是用来表明真心,不说根本不明白有一个真心。你得到真心,要离言象,因为真心根本没有语言之相、义理之相。你讲真心,不是真心;你说义相,不是真心,可是不讲不说,不明白真心。讲明白了,你得回光返照,得觉悟,要悟出来真心,你再去修证,证得真心。真心是清净的,没有一切妄染之法。语言义相都属于妄法,真心是断绝一切言象,像捕鱼的人不执着筌,捉兔子的人不执着睇一样。
2 P! d3 c8 L4 v% T$ |4 p「冲漠希夷」,「『冲』者深也」,很深的意思。「此明心之体性,竖穷三际,而洞然无底。」真心的体性,竖穷三际,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漠』者广也」,广大的意思。「此显心之德相」,这是显现真心的功德之相。「横徧十方,而旷然无边。」横徧十方,广大无边。「『希』者无声,以心甚深,故听之不闻也。「『夷』者无色,以心甚广,故视之不见也。」希者没有声音,夷者没有颜色,真心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个样子,听之无声,视之无色。
! M: y- I0 ~) Y7 l5 W「忘境智于能所」,真心是理体之境,真心有真心之理,理就是真心之体,叫理体,理体就是个境界。我们怎么能证得真心呢?必须启发智慧,智慧是能证,「境」是理境,理境是所证。你有能有所,就证不到真心,要记住这个道理。「忘境智于能所」,「忘」和绝言的「绝」意思一样,是远离的意思,超绝忘怀,心里面不可以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理境。有能证就有所证,有能有所,就是差别相,真心没有差别相。
* G% s, T2 X4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这两句把一心法说明白了。《大乘起信论》先说一心法,由一心法开出二个门,一个叫心真如门,一个叫心生灭门,现在讲「丙二、显真如门」。/ G& I# j( A, j/ W( `5 p" A
丙二、显真如门: }2 g7 e" _  u9 {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9 W, W, H$ ~0 ~& u% O;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6 X/ i2 T8 F1 a$ l
0 J6 f( l! H0 g; F6 Q+ Z( b- |2 Z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5 \7 K- I. a# q6 s5 W「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先讲「四相」,生、住、异、灭,名为四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正报,我们的身体无常;依报,山河大地世界无常。怎么无常呢?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动。我们正报的身体,父母把我们生出来,叫生。暂时在世间活着,叫住。但是住不常住,常常在变,叫异相。小孩子变大孩子,大孩子变成大人,变就是异。由大人变老人,老人变死人,灭了。依报,山河大地也是生、住、异、灭,换一个名词,叫成、住、坏、空。成,这个世界成就了,就是在虚空生出来一个星球,暂时住在虚空之中叫住。但是住不常住,要坏,坏到星球爆炸了叫空。真心是常住的,为什么常住呢?因为它不是生灭法,没有生、住、异、灭。生灭包括有住、异二个相在里面。真心既不是生相,也不是灭相,四相迁它不动,因为一迁动,即变成无常法,真心是常住的。
' T5 p# k1 g( A「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际」是时间,「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易」是变动的意思。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怎样无常呢?被时间迁动,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正报如此,依报也如此。如我们人,过去的都已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三际要给你变易,变易着、变易着,这个法没有了,被时间变动了。真心没有去来之相,《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有来有去,才分三际,它无去无来,怎能分时间呢?「莫之能易」,就是不能够变易它,真心是常住的,「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易,故称真如门,上面两句就把真如门说完了,再讲「丙三、明生灭门」。
5 \3 e6 C$ z$ {$ N1 s4 {丙三、明生灭门
% T/ p/ I  Y& R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
, n, \3 V: a+ P1 z2 d先消文,「派」者,水分流也,一条水流出来分流。「歧」者,路分径也,一条路再分出来岔路。「逐」者,随也。「任」者,从也。「迷悟」、「因缘」,众生在迷中,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众生在悟中,以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真如门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怎么会有生灭门呢?「但以无住为性」,「但」是转语之词,真如不是住在真如不动,它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水就分支流,路就分岔路,于是就有迷有悟。
5 K4 E% h6 y- \6 p「逐迷悟而升沉」,随着众生之迷,它就沉沦下去;随着众生之悟,它就超升上去。「沉」,包括六凡法界,沉沦于六凡法界;「升」,包括四圣法界,超出三界,上升于四圣。「任因缘而起灭」,随从因缘,而起而灭。凡夫的因缘,《大乘起信论》正文会详细解释,「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个众生九个相都是迷的相,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悟呢?悟是以真如内熏为因,真如就是我们的本觉心,「本觉」是本来觉,就是真如换个名字,叫做本觉。本觉有内熏的功能,这就是因,我们怎么会开悟呢?因为本觉有内熏的功能,在内心里给你熏习觉悟。我们听到大乘佛法,人人皆有本觉,本觉都会内熏,那等着开悟就好了,你要是等着它,永远不会开悟。为什么呢?有因无缘,一定要有师教的外熏,这是悟的缘,要遇到善知识给你讲教法,这是外熏的缘,熏动了你内心本觉的因,因缘合和就开悟了。迷、悟都是属于生灭门,就是「起灭」,「起」是生起,「灭」是灭没。# x- [2 \! F9 N+ c+ e7 o% D
丙四、二门不二(分三)  丁初、法 (分二)  丁二、讲喻  丁三、讲结
7 m; |2 i) P/ y8 a戊初、正明不二
% P( ^) s3 v/ W  G5 y, P' ^5 q0 @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
* h: c0 e2 R  w+ T- b( i4 w下面讲「丙四、二门不二」,真如门不是生灭门,生灭门不是真如门,但是真如与生灭两个门,并不是二个。再分三科,丁初、讲法,丁二、讲喻,丁三、讲结。先讲丁初、法,再分二科,先讲戊初、正明不二,真如与生灭怎么会不二呢?按佛法上讲它不二。
! p3 o- ^8 c' X  o3 D! x「虽复繁兴鼓跃」,这是生灭门,「繁」是繁多,「兴」是兴起,「鼓」是鼓动,「跃」是跳跃。「繁兴鼓跃」是形容一切法的生灭妄动,繁多兴起,鼓动跳跃。「未始动于心源」,「『未始』者,自初即不曾有也。」真心的来源,就是真如,它自初即没有动,真心之体是什么样子呢?就像个大圆镜子,生灭是大圆镜子照的相,大圆镜子照出来很多相,「繁兴鼓跃」,大圆镜子的体动了吗?没有动。这就是生灭不碍于真如,真如不二。
% c$ u$ Z: y+ O; K0 |( w+ u再讲真如不碍于生灭,生灭不二。「静谧虚凝」,「静」者不动也。「谧」音密,寂静也,静之又静。「虚」者无碍圆通也。「凝」音宁,寂而常照也,湛然不动的意思。真如的体,是静而又静,虚凝不动。「未尝乖于业果」,「业」是业因,「果」是果报,业因果报绝不乖违。所以学大乘佛法,把业果拨掉,是学大邪见。真心之体不动,但是随因缘而起灭,不能把业因果报拨掉,它不乖违业因果报,这就是真如与生灭不二。
& y/ @- X. z9 \* ]7 t, X    戊二、释成无碍+ `4 Q7 _& r5 y8 w
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 A9 ?& P- V' Y- k6 z
「戊二、释成无碍」,真如与生灭不相妨碍。「故使不变性而缘起」,以是之故,并没有把真如的本性变更,可是它能缘起。随染污之缘,就沉沦于六凡;随清净悟缘,就超升于四圣。「染净恒殊」,「恒」者常也,「殊」者差别也,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真心的体性无染无净,但是它能随缘生起来染净诸法,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
3 ]9 L" t9 s$ z「不舍缘而即真」,你懂得此二而不二的道理,真如与生灭不相碍,缘起的是生灭法,不要舍弃生灭法,当体就是真如。不是离开生灭法,另外有个真如,就在缘起诸法上,你只要悟到就是真如。「凡圣致一」,「致」者理也,六凡法界之理与四圣法界之理,没有二个,凡圣之理只有一个,凡圣彼此不相妨碍。「丁初、法」讲完了。1 N! b$ |& ], x- C  q5 j
    丁二、喻
9 s! _/ `. r, P. A! |其犹波无异湿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
& y4 s2 M7 L: B  o  W8 S「丁二、喻」,真如与生灭怎么不二、不碍呢?这个法很难懂,说一个比喻,使你容易了解,用比喻解释无碍的道理。用水与波来比喻真如与生灭不相碍。「其」指真如与生灭。「犹」是犹如,犹如波和水,水随风的缘起了波浪,湿性并没有变异。「波无异湿之动」,不是起了波浪就与水不同,没有不同,没有异于水之动,波就是水的动相。「故即水以辨于波」,所以你明白水的性,就能明白波的相,波的相就是水的性。0 R0 W% I# Q1 B(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j) Z: N  {& b# ]+ l3 B6 J: i
9 x& z/ Y/ C5 @. [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9 Y  f" X: \' k' C  q% e" @1 d「水无异动之湿」,水以湿为性,它虽然变成动的波相,它的湿性没有变。「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经变成波的动相,所以你只要认识波的相就认识水了。水变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这就是说:你明白生灭法没有本体,只是个假相,它的本体就是真如,你就在缘起生灭法中,认识了真如。; `2 n% y" F& i
    丁三、结
" E/ l2 B# p7 y) f' f9 \+ B  S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
' C2 U6 {8 I3 C1 D. D1 f' X2 M* y「是以」是结词,把以上总结起来,结成不二。「动静交彻」,彻者通也,动的波跟静的水,交相洞彻。「真俗双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与生灭的「俗」,真与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E5 C3 |+ x$ D5 g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灭,「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圆寂。成了佛有二个果,一个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个理体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证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一切功德都具备了。障无不尽曰「寂」,一切障碍统统断尽,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小乘认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夷齐同贯」,「夷齐」即平等,「贯」者通也。大乘认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为生死法就是生灭法,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你在生灭法中能悟到真如,当下就是真如,没有两个道理。
5 ~, p2 l, S$ f  |% K8 A7 _! g. D讲到这里,已将《大乘起信论序》讲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论的文法,比如有人写了一本书,要请你写序,写序有其文法,不能乱写,序文的文法分两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这篇序文,理序即是讲《大乘起信论》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与水湿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讲一心开二门,二门不二。佛法怎么难懂呢?佛法的经典、论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纲要。为什么要讲《大乘起信论》?因为这部论是依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懂得这部论,一百部大乘经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经都懂了。《大乘起信论》是一百部大乘经的纲要,这篇序文是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纲要。你明白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就通了。这篇序文讲什么呢?先讲一心法,再开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就是这四科。所以讲《大乘起信论》,先讲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体,不要以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记在心里,读诵其文,受持其义。还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经的道理,都不出这个比喻。这是劝导诸位要读这篇序文,把义理受持到心里,领纳不忘。& R7 c: ?- _! s$ m4 t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
: Q! M, z* O2 `: h2 Z4 K( w丙初、反显5 W. X9 @. b, H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0 e- w8 j- g' t) c+ r% V
再讲事序,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乙二、明造因由」,说明造论的因缘,分二科,丙初、反显,反过来显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论》,这是作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转」,直着说没有话了,反过来说就有话讲了。
% [. s! b+ O# q$ P( e「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如来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因为当时正法住世,如来是最胜的缘,时间胜、缘胜。「根熟易调」,众生见佛得度的根机成熟,很容易调顺。释迦佛为什么示现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机成熟,应该见佛得度,佛才从兜率天下来,示现八相成道。「一禀尊言」,禀者承顺也。「尊言」是世尊说的话。「无不悬契」,「悬」者远也,「契」者合也,很远就能契合。听佛一句话,马上就开悟,与佛所说的真如之理相契合。这是反过来显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7 z8 E  r' I4 {3 j9 A; ^
    丙二、正明(分二)  丁初、序谬述迷(分二)
8 B' T1 D* d3 H% `# ^+ o+ I  A    戊初、总叙# [2 C$ c1 s2 V" M3 I7 `8 ], J
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
$ }% |) l! a- K. g「丙二、正明」,正面显明要此论,分二科。「大师没后」,「大」者,德业高胜。「师」者,可轨可范,可以给众生作模范。「大师」即指佛。「大师没后」,明时缘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异执纷纶」,明根行俱劣也。「异」是不同,「纷」是纷乱,「纶」是纶理。大师在世,可以给你调顺,大师涅槃,各人起不同的执着,纷乱了纶理。「或趣邪途」,「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或奔小径」,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学,学到小乘去。/ f* U6 l0 t# j. m
戊二、别显(分二)
0 j# G; V, R  ^9 x! f己初、迷理
, k8 H2 v9 O- Z  c2 C" u: \3 Q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 _  Q5 B: U6 k( `% P
这里连举两个比喻都出在《法华经》,一个是贫女的宝藏,一个是穷人衣内的明珠。「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法华经》中说一个譬喻,有一个女子,她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在地下埋着,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宝藏,而孤苦穷困。「匿济乏」,「匿」是隐匿,彰显不出来。「乏」是贫乏。本来可救济贫乏,隐匿不能救济贫乏,为什么?宅中有宝藏,没有人告诉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贫穷之苦。
( O5 C( z; s! {" E「衣内明珠」,自己衣内有无价的明珠。「弗解贫于佣作」,「佣作」者,赁力给使也,给人家做工拿几个钱。《法华经》上说这个公案,一人到异乡,贫穷得给人家做工。遇见一位有钱的朋友要救济他,先请他喝酒,他乡遇故知,朋友难得见面喝醉了,这位有钱的朋友,因为有事急着离开,把一颗无价明珠装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内有颗明珠,以为有钱的朋友不够交情,心想:你要救济我,怎么把我灌醉却走了,真是不够朋友!生活要紧,他还是继续做苦工。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那位有钱的朋友,朋友问他说:「你怎么还给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气的回答说:「我没有钱,不做苦工怎么办呢?」朋友一看,他还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颗无价宝珠,当时换了许多钱财,就发大财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宝藏、衣内明珠,没有人告诉他,继续受贫穷佣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y5 u8 K5 ^2 b+ g" M$ h: y) k
己二、迷教$ ~  |  P1 ]/ ]4 Z+ a7 D
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
3 ?* e8 }5 L% i" A1 u$ R6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1-12 07:50 , Processed in 0.0799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