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0 2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凯法师]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续-《●[圣凯法师]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 O4 _6 R8 U& `! h' W/ |+ T" v6 Y0 M: V! C/ l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s1 z9 \* U) e9 J
① 赖贤宗认为“自性”(svabhqva)一词具有三种不同的运用方式:(1)现象的世俗所共知的现存性质,如:火之热性;(2)现象的真实的或最后的本性,如:空性和现象的非存在性;(3)真实和独立的存在。见《中国大乘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美]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101页。另外,见赖贤宗《佛教诠释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第1版,第5页。
9 T' ^8 y3 ]0 d: v" Z3 j ②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3页。
4 a3 O- R- F6 m" D4 a ③ 赖贤宗《佛教诠释学》,第6页。
( f9 B' v' S) b/ r- k: o ④ 胜又俊教认为此写本为道基的作品,《佛教における心识说の研究》,日本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4年第5版,第797页。
2 A& K: ~: l7 A/ l) |2 ]4 X ⑤ 我们倾向将“存在论”与“体用论”(即平常所说“本体论”)分开,中国思想(包括中国佛学)的存在论含有“体用”思想。杨学功《关于“Ontology”词源和汉译的讨论》,罗嘉昌、宋继杰主编《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83-314页。另外,见宋继杰主编《BEINGH与西方哲学传统》(上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94-319页。杨氏将存在论分为“本体论”与“存态论”两种。
3 u( z( I3 o3 N' y: f ① 《大乘义章》卷三,《大正藏》第44卷,第528页上。: I! F, I/ G- S! Q- H; R' T7 y
② 刘元齐《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第1版,第356页。1 O/ i" Y& _# y3 [4 F; i$ J) Z8 `! r
③ 《大乘义章》卷三,《大正藏》第44卷,第529页上。: u# Z4 N0 w- Z5 |* J4 K
④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上。6 f% r' m8 |' U' c- W
⑤ 《摄大乘义章》卷四说:“一曰分别性,释有两义:一、虚妄境生虚妄心,说彼境界名分别性,《摄大乘》云:似尘显现名分别性。二、能取妄心颠倒分别,说彼妄心名分别性,《摄大乘》云:诸菩萨以分别为烦恼,《摄论》复云:识以分别为性也,前约所生果而得其名,后就功能以彰厥称。二名妄想自性,释有两义:一约妄境能生妄心名妄想自性,二者妄心颠倒分别,不称实义故目妄想自性。《楞伽经》云:妄想自性,亦前约果,后是功能以题其名。三名思惟分别相,亦有二义:一、境界而生思惟,名思惟分别相,二、妄心颠倒思惟,此以妄心思惟诸尘故名思惟分别相。《金光明》云:思惟分别相,亦是就果及功能以陈其名。”《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上。
5 ?4 o: J4 M% F' u% H+ o7 j! Z1 l; A ①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上。
; t" p: U" n8 ?& J& [, G7 y; _% n: w ②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大正藏》第16卷,第487页下。
+ w% o9 H! I9 j! D+ H! V0 {3 u ③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上-中。
: @- l$ F6 m- t' ?5 \0 Y ④ 《入楞伽经》卷三称为“第一义谛法体相”,《大正藏》第16卷,第527页下。十卷《楞伽》是北魏菩提流支译(513),唐代实叉难陀译(700~704)为七卷。有关《楞伽经》翻译,参考D.T.Suzuki, Studies in the Laxkqvatqra S[tr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tted, Delhi, 1999, p.4-10.* W8 @" [5 g* r, Q' h
⑤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下。: p' D" E' z9 R9 v& S* n' x
① 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下说:“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五相者,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于真实义离异分别故。是五相所离智,此中应知是无分别智。”《大正藏》第31卷,第128页上。
: L2 C" n, ]4 _7 Z/ J ②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4页下。
3 W( E9 r B) i& J! i# f# K+ ?) A ③ 《中观论疏》卷七末,《大正藏》第42卷,第115页下。
8 o7 }! i2 _# G; O% M ④ 道基《摄大乘义章》卷四说:“问曰:前说依他但是有为,非无为者……云何无为非依他性?答曰:夫是依他必从种子生因而生,真如本有非生因生,故非依他,而彼真如藉缘而显说有了因,《摄大乘》云:‘四德本来是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名种子’。”《大正藏》第31卷,第1045页中。1 ~4 W8 s2 b1 f' c
⑤ 《摄大乘义章》卷四,《大正藏》第85卷,第1045页下。2 M9 M4 ^: C( b( R5 l
⑥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六,《大正藏》第31卷,第191页上。
/ a. j E9 j, s3 F# M/ o ⑦ 《敦煌宝藏》第23册,第42页-46页。
; T5 n" S5 f! i# X5 t ①遁伦(或称道伦)与琳法师(智俨之师)大约为同一时代之人,故盛举神昉、圆测﹑元晓﹑璟兴等人之注释﹐因此推定遁伦大约是650--730年代人。他完成《瑜伽论记》第一卷的年代是大周长安五年乙已之岁(705年)。有关《瑜伽论记》的相关情况,参考杨白衣《道伦〈瑜伽师地论记〉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984年,第113-134页。
) |- M- \! Z/ f8 B1 L ② 《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下,《大正藏》第42卷,第759页上-中。5 x( G( h3 s' V l+ b3 [
③ 《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下,《大正藏》第42卷,第758页下。
+ O7 \0 v* j" l5 I8 M$ {3 ? ④ 上田义文认为,“缘生依他”又分为虚妄分别的依他和意言分别的依他。见上田义文《大乘佛教思想》,陈一标译,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1版,第130页。6 u' a9 |0 s# @! G
①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大正藏》第45卷,第529页下。. s9 s: J- h/ |( y! A
② 因此,“智如合一”与“直觉”不同,直觉还是有对象,如现量的认识;而“悟”则是一种主客一元的认识。
/ P8 d6 Y' }7 }) @! p1 I ③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卷上一,《大正藏》第33卷,第431页下-432页上。
: ~; G/ g+ q) {2 G; g ④ 《三无性论》卷上,《大正藏》第31卷,第867页下。
9 s0 C. ]- T5 K* O$ \6 _& e7 ? ⑤ 遁伦《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下说:“真实性非依他性为其性,故说真实无性性。依梁《摄论》乃说遣真实性,得无真实性,故名真实无性性者,录文人误也。”《大正藏》第42卷,第756页下。3 w/ |" ?: B8 a- @
⑥吉村诚《真谛译〈摄大乘论释〉の受容について--三性三无性说を中心に》,《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9巻第2号,2001年,第230-231页。
# l3 Y3 C# K( L& M2 S) t ①上田义文《三性说の类型的考察》,《佛教研究》第2卷第6期,1938年,第39-40页。
7 T& ]( b5 n4 s6 L! i' z7 I ② 《净名玄论》卷六,《大正藏》第38卷,第897页中。. d) c p, r0 s5 F1 c w4 d; s
③ 《摄大乘论章》卷一,《大正藏》第85卷,第1016页中。
# C% _2 K1 S% @+ I2 x* i0 O* Y$ ` ④ 最澄《法华秀句》,《日本大藏经》第42卷,第68-82页。有关灵润与神泰的争辩,参考释恒清《初唐佛性论争——灵润与神泰为主》,《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法光出版社1991年第1版。后收入《佛性思想》,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1版,第240-252页。; _' [# Z! k, U- L) ^& J; A)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