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9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8 q$ T$ ^( j6 @, ]
7 r, t5 p0 G6 G* z, O: N
, A( y8 @3 G7 }' { q. L! L+ H1 X& P/ n1 X% ~8 V
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
9 a8 s$ q+ H1 v: B: D. _ G5 B# S4 T: k! K5 N. _( J
" H' y" W% H7 |* E8 c
, U& q7 M: @9 W v0 V" e+ w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C' F" V, `9 C3 C
0 W7 y: D; |' ~/ n. g1 x* g l* s
+ I/ G3 T2 |% n# B1 D- s6 @
Z( c6 P: {) T2 ^) F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嗔痴妄念。
' C( y5 H: z7 \/ M, v9 {+ X- Y# I' k$ g4 d9 D2 V' Q9 Y0 C: ]
& P7 ]+ |. K: h; l
8 ~8 O/ c& o. k0 D
尤注:‘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 I2 u( V- w4 l, }: n
( f% |, s& {5 a7 |3 I/ B! E2 ~ ( \. D8 @6 W5 }% z4 `# \
4 [$ m8 ?: {+ g0 ^9 o“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0 B4 h4 F8 T9 s1 u4 v: v% R* G: C8 b9 j6 G7 c) A- E" b, T
6 b4 W; |: g; j+ z) C+ Z" }& D" N3 \5 Z) ]) g; g; Y5 B7 _, d8 Q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4 q9 |2 A: O9 K, ~( n: v' \) D
% o3 b1 v, y1 o2 J1 n' h ' [% D$ M4 n( M$ @7 U
! k7 y: ^" N; R. p. n; m
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的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的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o& t+ P: o6 ~0 g+ i* [
: K+ L' S+ x- q7 c! y. n J; C8 K
9 [# {1 U" R1 ?9 P- d1 e0 Y& ?& M9 h
: L) T# r2 }/ ]* ]1 D$ m《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而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 Z3 `+ `' {: y$ Z: x* I
b1 y* H. D) k4 P5 V6 b- ~
: t% {, A$ `3 f3 ?/ w' [- t
& c; u- d! x% u4 ]8 _8 R; p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净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了,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 k- q- _! v( l8 {+ L) D
h: @4 e; a: X# k
% ~5 c' ?) N6 `( L
" R+ \; N3 r6 u“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q7 h. |6 v0 s9 G4 n
- @! S5 ~( H, W- p1 [2 G; | 5 X$ p* ^; O! f. B
% k- C! Z5 C% P k; i$ x1 V D“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著),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D, j8 n* A! {$ `) g8 E& j
- m- P9 C% Z8 \! Q1 b) u# o0 \# x/ H1 B
7 |9 Q% b9 R& f% f2 e1 D1 M* T) I8 Z5 ?: N( Y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8 Y/ C1 N" S4 B2 b9 B0 j# p) m
/ h! [' D' z# [) u' i
; v" p$ R5 m0 `+ N8 ^8 O' L( U
5 J2 b9 o. U2 ~- r8 t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9 z; ~" T+ j W5 }4 _2 G5 E( X4 t: N, d& `$ |! ]" ?
8 F/ M( v9 M. a; |: x. k
1 h) a; S: K' q&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著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著。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 I9 V; } }4 Y; u
9 c% e* K0 q! W , r4 M' d* R7 T% v, F
2 ?/ I# w& i, [0 {! I! y: h“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g- w. ?: y# o7 l' \
8 Q1 N7 ` Y6 L+ c( `
# w+ b; z, f; T+ o
7 K* ~3 N9 o8 {% E! q& U q* N
“随境映现”,随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