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5 h+ V, Z- d
" E% K2 ^; ^/ m) i$ x/ U6 r
0 ^* `' k) {8 x5 c3 R* t5 @
3 ~0 `: D( L& G黄念祖居士 主讲% Y4 t# }( }4 q3 a W& K% C
9 [2 V: r% Q( q' @姜善和居士 录音整理
1 ?! [# d) a$ {6 w0 N$ |0 _0 O! d: f4 d$ D, E: A
, ^' S2 v+ t0 d" M6 N3 o' j
1 j4 H$ m8 A' b. E4 c+ r2 y# U7 ]# Z前 言
6 X# Q8 N! A( e% @6 o1 y6 D3 L" m w
第一讲9 c+ W1 G6 u- t: X0 \
4 W% ]3 d$ x0 R7 z$ t, W8 E第三讲& @+ o0 Z+ W* D8 u& r
3 P% o; p, l" }: N
第四讲
& G; ]- o' c9 r3 I9 F; C: _7 P( Q+ g* E$ c, d3 i
第五讲
0 z7 ~: q; r1 P+ a, `$ j; y
8 k8 v0 ]& {( z& @& B& ^- L! G8 {第六讲. U" _4 Y- t. p% K
% u: l& f9 y3 c! D
第七讲: d: V" o1 U5 o: x5 v* E
* A* n0 o* k5 ]) T' g/ f6 o1 w + L. X: z$ `' |8 T+ P0 G
! ?5 q8 E. }6 c, r2 B- u前 言 f/ I- W" e, O4 `1 `+ x8 @3 Q
# z x6 g/ s) m% z
% {; s$ x1 n* V0 w ~1 r1 a/ R* y3 k
( [0 \ W3 L- Z. @6 g; w《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原为黄老居士生前于北京居士林所讲,原讲共为七讲,惜当年第二讲录音丢失,故至今海内外只保留有六讲磁带,通过整理现编辑成此书。
" l. @- N% Z4 H6 A7 c
+ ?' f9 [* ^& _ `* T( _
Z% f$ h3 X0 B8 F+ f# B/ S) o4 @
为便于阅读通顺,同时依据‘依义不依语’的原则,编缉时于个别口语及无关义理之言外话,均做了适当删节,于语法上也做了调整补充。如果仅依录音而实录文字,读者会发现所云诸语不知源于何处。幸好于整理中发现黄老所讲,主要参考《弥陀要解》及其个人所写《大经解》等著书,此发现为整理文字带来了很大方便,也避免了许多错误的发生。但因整理者水平有限,肯定于个别处有所纰漏,还希大家予以指正。
# T Z( j8 p5 ?6 E/ U/ J+ Q" O
- d" P6 D h# p& x+ } 9 G: ?- K `# I& t4 X
) x, A* S; X/ F; f! V" S' Q9 f第一讲5 V& D. G7 o9 ^
3 D( j. W; h# N- y9 E3 u
1 \4 _ M! U$ u( \& h
2 p" |, b# ~ B o作为佛学漫谈,我这次来可不是来说法的,更不能说是来向大家开示的,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看经、实修方面的一些体会而已。既是漫谈,那我们从今天开始谈什么呢?就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吧。大家也许觉得这两部经很不相同,怎么能联系到一块讲呢?所以,这里有三个因缘,先跟大家汇报一下:9 ]" N$ Z4 f9 b, ?
( B0 o- e8 R. u1 B. n" `
3 d9 @$ ?0 c4 W1 u7 z7 l5 X: s0 [1 z3 r( @* X
第一个因缘:正果法师一直在这个道场讲《金刚经》,现在正果法师生病了,委托我来代替他,所以这里有个接续的意思,因此还是先从《金刚经》谈起。大家都知道本人写了一部《无量寿经》的注解本,而且三月份的时候我就准备来向大家谈这个,后来就广济寺增信班的需要,我就到那边去讲《无量寿经》及净土法门了。当然我们这里接续正果法师的《金刚经》还是要谈到《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的。也就因此从‘般若’谈到‘净土’。此为第一个因缘。! P& o$ q, t7 c2 k& ]" K) w3 X2 U' B0 |
( K7 y- U% I. `; j
5 Y' ~% E9 a3 T0 F
& E" @ R# U& b) t- I5 _% M: S
第二个因缘:咱们居士林一恢复以后,开始印经,所印所念的那个经本,是本人所印,供养居士林的。而居士林所印的第一部经就正是这《金刚经》。秦译、唐译的两种版本,老居士们都得到了。接著所印的就是三种版本的《阿弥陀经》,应王居士所提议,我写了一篇序,其中就说明了这两部经先后印是很有意义的,这也说明了我们修行人所要走的修行途径——‘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 r( ^0 n& y# T0 ]( S$ |7 b0 g
& W" I; ?4 W5 E! _9 f
, v( `; h0 d1 K; H: {- Z
4 v# c2 b* n X. M- C( m) A7 ] w
我们修行拿什么来做导引呢?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导航、一个方向、一个指南针,这要靠什么呢?靠的就是这‘般若’——《金刚经》之类。但是我们要走到哪去呀?总要有个归宿吧!以什么为归呢?就是以净土为归!
5 _& V7 q! V2 J* K1 K, r! |5 @- A; E9 y+ k, L' o3 g8 d
; u7 |# b9 j+ d$ s/ v% J; l: u: z0 N
我写的这篇序题就是‘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其中,这个‘归’字有几种解释:
7 ?3 {9 v8 p( `) n, v8 z. W& k: ~4 K$ k
! N! v6 I9 k N2 P; O z4 M
1 s+ t: D& L& _" I8 r/ L) P一是‘归宿’。总在外头跑要有个宿处回归呀!不然住在哪呢?这是‘归’的第一重含义。二是‘究竟终极’之义。如何能究竟、圆满呢?要究竟、圆满就要以净土为归,汇归大海。一切水都要流到大海才成,净土就是我们所要归的那个海!! h7 s1 J% \8 }
1 ]% |: D( C$ q* I3 I5 a$ ~% P$ y' c1 R8 \ ( J# J# P( t( x/ A& S2 U) `/ x: b
& }; f6 ? Z+ U9 U, q) ^
‘般若为导,净土为归’。我们为什么要‘以般若为导’呢?因为我们修菩萨道都要修‘六度’。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就是‘般若’。我们要修‘六度’,就必须知道:前五度如盲,唯有‘般若’才是有目。对此,《金刚经》中有此证明。所以,正如有人批评人时常说的:‘你是盲修瞎练’。因为他没有目标,可不就是盲修吗!如果没有‘般若’,行五度也如盲,那就免不了被批评为‘盲修’了!‘以般若为导’如有眼目。一个人要行路,没有眼睛不辨方向怎么能行?佛经上也说:‘入佛宝藏,智慧为目’。到了宝藏里头,你要拿宝,你得先能用眼睛看见宝才成。什么是你的眼呢?智慧就是你的眼睛!不然,即使进了佛的宝藏,你看不见,不知拿什么,你若有‘般若’,才知道拿什么。那又用什么去拿呢?‘信为手’。信心就是手。用‘信心’去拿!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就是‘以般若为导’呀!: f) \: e7 e/ h3 ~6 P
6 N( t0 b5 Y/ K' l2 A
6 b0 x" B" t2 N9 e2 L/ f- N
* y4 p h% v9 W- O+ L反过来说,咱们许多在迷中的人,就如同‘大富盲儿’一样。拥有财富但却瞎了眼睛的孩子。‘日坐宝中,为宝所伤’。天天坐在宝藏里头,珊瑚树、水晶瓶、大金元宝……可偏就让珊瑚树扎破了脸;让水晶瓶碰破了脑袋;让金元宝拌摔了跤……整天在那儿受伤。所以‘般若’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为目,为目才能为导,其中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 a8 i9 ?/ _! h- b2 ~+ u
8 o4 u) H( H+ n _5 q5 r% f: G
+ v- s4 M+ n8 Q$ d. P1 p. {
a9 @- F" f8 v" [2 s( o什么是‘净土为归’呢?最高的经——《华严经》,八十卷中的最后,讲的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再现成再好不过的证明了!整个佛法的宗旨就在这。所以,佛开始就讲《华严经》,一开口告诉众生的就是这个,也就是把佛的全部所得都给了众生了。最后导归到哪?归的就是‘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是‘华严’的长子,是第一位的大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以净土为归就是‘华严’的宗旨!也就是普贤菩萨所给我们示范带头的——以净土为归。为什么我们今天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这就是第二个因缘。
, `& K( N. Z0 a6 F) B# n( ?& e! G" Z
6 X2 \* W$ O a% r# H3 f
1 v1 \6 K5 d# B1 K& f+ l, x
第三个因缘:就是我自己本人的因缘。有许多老同修总问我:‘你是因为什么而学佛的?’这就要让我首先感激《金刚经》了,是《金刚经》救了我!不然我已经是‘叛徒’了。我这‘叛徒’又转变为‘信徒’,就是由于《金刚经》的缘故。' @# r3 u' z. f% p |
* P' {0 M8 q- n% }+ _
- V( M9 Z/ w- ~& x9 f6 M% z/ A" A2 w, X% S
我小时候常跟著家长到广济寺来,可以说寺院里没有一处角落我没有走到的。在我十一岁的时候,那是腊月初八的夜里头,晚上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那天的道场非常庄严,从大殿绕著念,一直念到第二天淩晨。当年这地方有条甬道,一直通到天王殿,人就从这到天王殿来回地绕著念佛号。当时钳锤也好,钟鼓声也好,念的也好。夜里了,我母亲她们都走了,我还不肯走,还跟著大家绕,后来到了十二点多,才把我叫走......这些都是往事,所以小时侯是佛教家庭,一开始的印象很深。那么,为什么又成为了‘叛徒’呢?慢慢的,由于知识增加了一些,于是我就觉得不是仅仅参加参加道场、拜拜佛、念念佛就可以了,于是就想看看这些佛教徒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和行动。结果发现许多有名的法师、大居士,他们的名利心还是不淡,在人我是非上还是有很多分别,还是有时嗔恨,有时贪,贪、嗔、痴心都不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