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J, Y& P2 N, Y《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 }# k, }, Z% }" O- C8 L0 I
白话文参考! c- [; y* D% {2 B0 w6 Y- r
编撰:王亮居士
: p; l8 P, F( M. d4 z) K8 }: A' r; X# j3 Y; u l
我是这样听说的:
& m: A' d9 t$ \& ~一天,佛在摩伽提国——寂灭道场(佛陀成道之处),弥加女村落——自在天祠精舍中。当时有位婆罗门人名叫迦波利,他的儿子名叫弥勒。弥勒身体金色,具足三十二种相好,八十种随形好。他身上放出银色光明,衬托着金色的躯体。如同一座白银色的山,威光无量,前来佛处。当时世尊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正行走着穿梭在树林中。一起同行的,还有盘着头发的五百位其它教派出家人。他们远远地望见弥勒,只见他仪表威严、举止有教养,体相美好清净。弥勒见到佛,五体投地,仿佛银山崩塌,有金花和众宝聚集镶嵌在银山中。又仿佛在金色台阁上生长着金色花朵,结出了七宝的果子。从台阁中,发出妙音声(弥勒说话),说偈言道:; n- I' R0 t- h6 r" v
我见牟尼尊 面貌常清净4 m9 Z$ }" p5 L
百福相奇特 世间无伦匹7 w* y( p* l& W* i% T( l. r
烦恼垢永尽 智慧悉成满' \! B; N, f! N- i/ O6 O
一向常归命 身心无疲倦
$ \7 l& d4 D/ U5 b) o 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2 b/ q) H. ^. v, Z' x
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 q8 |# Q/ K A& K+ Y7 r6 L R
0 y. B8 |, D6 u) M- Z3 \6 f, a( K. s
+ H) }7 h5 r" p# T《偈颂意思》; Z" A# b' F: P" O% b* J! Y
我见释迦牟尼尊者,面容恒常清净,身上具有百种福瑞的奇特相状,世间无人能比。您永远地灭尽了烦恼,智慧全都圆满。自始以来,常将自己作皈依,并身心不感觉疲倦地行佛事业。所以我五体投地,想要得着殊胜的安乐,脱离痛苦,不再有害怕。向释迦牟尼佛敬礼。3 E* h& k+ D5 }1 u2 I
- g3 S; ^6 `3 L8 ~2 D# I( g4 C: I. `! {当时,诸位外教派出家人看见听闻这事后,问佛道:“世尊,为何这个童子仪表威严、举止有教养,又有无量的光明,与佛无异呢?他最初是在哪尊佛所,发真道愿心?又是受持了哪部经典?但愿天尊为我们解说。”
, V+ n. y2 e# H# O- J/ ]% c8 Z7 C! t
佛对名叫式干的外教出家人说道:“你们今日认真听,好好思想。我将为你们分别解说,令你们心生欢喜。在无量无边阿僧祇时劫前,有个世界名叫胜花敷,佛号弥勒。那佛恒常以慈心、四无量心,教化一切众生。那佛所说的经典名叫《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听闻的,即得以超越百万亿劫以来的生死之罪,必将坚定地成就佛果。那时彼国中有位大婆罗门,名叫一切智光明。他聪慧多智,广览众多经典,对世间的六十四种技艺,无不熟悉。他听说佛出于世间,正在演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以世间一切的论点,去为难彼佛。那位婆罗门竭尽辩词,也不能胜过彼佛,即便信服,成为了佛弟子。他随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心,说道:‘我现已经在佛法中了。我愿意并且坚信,以读诵受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的功德,必定能在未来可数算的劫数中成佛,名号弥勒。”于是那位婆罗门舍家,进入了深山。他留着长发,修行清净除欲。在八千年中,少欲无事,以乞觅食物,自我存活。他读诵受持这部经典,专念一心,灭除乱想。" F1 E$ y! u9 A# C
《注释》$ E# \$ H6 e4 H$ {7 L6 C4 o! S
四无量心:即是无量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
4 h0 e% K4 b& V7 O* n" f/ S对待众生如同自己亲人,希望他们安乐幸福,心愿无量无边,即是无量慈心。
, `, @9 t3 p( r" U$ p看到众生遭受的苦难,生出大悲心无量无边,如同自己遭受,即是无量悲心。! Z2 p( q* ^4 s m3 B& k; z
看到众生安乐幸福,因而生欢喜心,无量无边,即是无量喜心。% M# e; [ q q4 [
舍弃自心中对仇人的嗔恨和不满,即是无量舍心。
0 W2 o( }" g. V# V6 Q百万亿劫:古代计数单位,一亿等于十万。百万亿,相当于一千亿。下文中,读者可以自己换算。) ]" T2 S) F( m. k
六十四种技艺:古印度盛行的世间六十四种技能。主要包括,歌唱、乐器、舞蹈、书法和素描、装饰神像、插花、玻璃刻花、绘画、装饰和构图、制作念珠、项链、花茎及宝冠、香水的调制和配备、魔法和巫术、烹调、调配果汁和酒、裁剪和缝纫、猜谜、诵诗、朗读和咏唱、木工、建筑、金石鉴定能力、化学和矿物学、铁矿和煤矿的知识、园艺修剪和草卉种植、文书编辑、语言和方言的知识、诗的创作、借祈祷文和神秘符咒来自救、战争、武器和军队的技巧等等。
$ p8 g6 s; Z$ q1 M' w/ W; \解释二:古印度盛行的六十四本典籍:关于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等等。( q1 U; E, |/ b0 Q4 q
那时,世间的星星纷纷陨落。国王荒诞淫乱,彗星横流,雨水连日不止,洪水暴涨。仙人无法再端坐下去,他乞食了七日,(也没找到食物)。当时,仙人所在的林中有五百只白色兔子,为首的是一个兔王。兔王母子,看见仙人在七日中不曾进食,便说道:‘如今这位仙人为了受持佛道的缘故,多日不曾用食,他命不久矣。法幢将要崩垮,法海将要枯竭。我今日应当为了无上大法,为了令仙人久住世间,不惜身躯性命。’于是兔王告诉兔群:‘一切看似的作为,都是无常变化的。众生爱惜自己的身躯,空空地生来,又空空地死去,期间未曾为了佛法。我今日想要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供养法师,令法久住在世间。’当时,兔王即为群兔,说偈言道:
% Z4 C& j$ o: k4 ]% {) C6 i R2 g
0 v' J" K6 ]% m; i- i" q7 q& }. \ 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7 r4 V. Q0 z- H% E. j
永离三恶道不生八难处4 u4 @' z5 ` o @1 O! G
若闻法奉行生处常值佛8 \1 d% A Y& T5 P. @
信法无疑惑归依贤圣僧# G6 I( ^, y9 ?% ?) g1 S
随顺诸戒行如是疾得佛
* O; _3 i% n5 X6 C: V$ U0 n 必至大涅槃常受无上乐3 s9 S/ [5 \% f8 ?; |4 S
《偈颂意思》7 `' _* P/ x, U6 m1 h
若有畜生类,能听闻到诸佛的名号,那它将永远离开三恶道,不生在八种难处。它如果在听闻佛法后,能够奉行,那么它生生之处,常常能够遇到佛;相信佛法,不存怀疑;皈依贤圣的僧人,随顺地接受诸多戒律。像这般地快速得成佛果,必定到达大涅槃,恒常享受无上安乐。7 U. c) H9 S: n3 [3 _ J F
当时兔王说完偈颂后,对兔群说道:‘我今日准备以自己的身体去供养佛法,你们应当各自随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在多劫中,无数次地丧身。这都是由三毒(贪嗔痴)作使,才使我投胎成了鸟兽身形。我如此空空地生来,又空空地死去,期间未曾为了佛法。我今日准备为了无上佛法,舍弃生命,去供养法师。’当时山树神聚集起了香木,然后将香木点燃。
3 I/ n1 } b5 U4 I, V6 s, z兔王母子,围绕仙人七圈,然后说道:‘大师,我今日为了佛法,要供养尊者您。’仙人回答:‘你是畜生,虽然怀有慈心,又能怎么作呢?’兔王对仙人说:‘为了使佛法久住在世间,为了众生们得着饶益,我准备以身躯,来供养仁者。’说完这话,即对孩子说道:‘你可随意地去寻觅水草,但总要控制住心思意念,正忆念三宝。’当时,兔王的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