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0 u G, p/ {9 Q9 ^) I9 Q' C; i
编者序 + j) u8 r) c/ |" }; x
+ U, V& m5 H+ ? 壹、念佛愈病
; r9 x. e' s8 c1 `$ ]% w 贰、念佛免难
3 Z8 m9 a% q$ N0 I8 N 参、亲人免难 ; F( }2 z$ a! T/ |. y$ M- I
肆、念佛鬼退 . D/ c; z! l7 @" {# R- Y% P* t
伍、念佛与冥
. ]- l; k( D1 e, H3 O 陆、念佛往生2 D1 `& \3 q% ], p$ w" D
柒、助念往生
, R) l+ n1 ^/ P! @* ?5 \! @6 i2 n1 w 捌、其他感应 & Y5 r. W! ?+ ~6 Y
编者序
; h- a# x5 ?0 p 慧净法师编述的《念佛感应录》流通以来,受到广大信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弘法效果;各地热心之念佛人,纷纷寄来新的精彩念佛感应,今敬效慧净法师之风格略加编排,姑名之 为《念佛感应录》〈第二集〉,而以慧净法师所编之《念佛感应录》为〈第一集〉;除了表示其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更因两集的内在性质完全一致。
8 k4 x/ A) ]/ A 诚如慧净法师在〈第一集〉序文中所言:“阅读本书,能使未信佛的人信佛学佛;使学佛而不专念弥陀的人也欣然专念弥陀、愿生净土;使愿生净土却信心不够的人起决定之信;使往生决定的人能掌握确实证据,以劝勉别人专念弥陀,同蒙现当二益,共归安乐家乡。”! ?; u0 ]9 p; p9 y- y+ ~1 J. [
除了念佛一法教契时机、种种瑞应人所乐闻之外,慧净法师所编《念佛感应录》一书本身所具之特点,实为超胜同类感应集录之主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I5 l5 Q9 Y+ W" h3 p0 {2 ? 一、教理疏导,简捷明快,直截根源。
3 s& U$ w" \7 }1 g. G2 d- y& p 此实为慧净法师所编感应录之最大特色。一般感应录多皆事例之罗列,殊少教理之论证。见读之人,既不知原理 ,则易迷于事相。或徒羡他人,忘失自己之本得;或妄求瑞应,殊乖佛法之宗旨。今慧净法师于全著首端撰二万言之序文,依佛经祖释详细论证之。诸如“为何念佛超胜一切?为何必须专修念佛?念佛只益往生、无益现世吗?念佛免难、愈病、鬼退、度亡、往生的原理是什么?”等等,一目了然。此序文之精神贯穿全著各则事例,恰如人之神识统御身心各部。故当注重序文之研读。
3 ` I0 }9 R v2 `. ] 二、收录事证,别具匠心,说服力强。
; h, D) I1 c& Y" J( o1 B& j! X3 D; A 于古今大量感应事证中,慧净法师法眼别具,独运慧心,按“专念弥陀、根机庸劣、效果立即”三标准,特别精选一百五十余则加以分门别类,作为念佛能得“现当二益”的铁证。因其“专念弥陀”,毫不夹杂,能使行人心识归一,不致漫无准的,毕竟导入“一向专念”故;因其“根机庸劣”,举下摄上,能使行人悉生勇进,不致不敢承当,毕竟宣示“普摄万机”故;因其“效果立即”,瑞应确凿,能使行人深生信仰,不致猜度犹疑,毕竟深信“本愿不虚”故。- K# R& a& R/ s# x' w. B) O$ ?
三、按语说明,画龙点睛,导归念佛。
+ q3 d+ K! A f, y8 v 序文是整体教理的疏导,具有系统性;按语是具体个案的发明,具有针对性。一则念佛感应,一般人多只注意其表面情节,而难探究其隐含教理。但是表面情节固因时处人事之不同,有其偶然性;而佛法理则却不受时处诸缘之变化,有著必然性。今借助“按语”便能从看似纷繁、偶然的表像情节中,探知单纯、必然的佛法理则,得佛法智慧之眼。可谓有此按语,原似静默无言之念佛感应事例顿时灵动起来,而作活生生的说法,使人惊醒,使人觉悟,使人欣欣然涌生念佛愿生之志。按语、事例紧密结合,深值细细品味。
) o0 |( Y3 s0 Q# W$ t( L 〈第二集〉感应事例皆来源于最下层之专修念佛人,巧符“专念弥陀、根机庸劣、效果立即”的原则;亦作分门别类的编排,突显念佛“现当二益”,意在使人开卷易知,导归专修念佛,往生净土。其教理上的疏导,完全依慧净法师于《念佛感应录》〈第一集〉所作“序文”为准,可寻拜读。- ]' C' D8 `" v- ?$ I
又,〈第二集〉所收念佛感应绝大多数是近一、二年的事,由各地莲友直接寄到我处,首次辑录成册,其口述、记录当事人也都健在,可以说具有最新之时代意义。其中有关“念佛往生”之篇幅增加,约占一半。其记述细腻生动,说理简明畅达,切中要点,亘及往生人之入佛因缘、修学根机、修行时节、修学历程等;最终之往生瑞相仅 为辅证,而非重点。而“助念往生”案例中往往亦有很好的临终安慰开示,相信这些会对行人自修和利他临终助念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在此,谨向如实采集、整理这些念佛感应的莲友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有心人,采集更多的念佛感应,让事实说话,将弥陀的大悲普遍传扬。
$ q/ ~4 p3 v) V1 j. s3 H 释净宗 谨识
) F" `( J5 b9 T# }* ~ 佛历二五四五年十二月一日
5 {6 m* D, a( y5 K( K 【壹】念佛愈病# R) C8 f. B0 i5 T: d& s% v" Y* B
一、念佛七天 全身病愈- _# S2 ^1 c' \+ h( x$ s
/ m- z# @! B$ r
我看了《念佛感应录》后,便七天专心念佛,患有十几年的慢性鼻炎、慢性胃炎、全身关节酸疼、膀胱炎等都痊愈,真是佛号不可思议,也可以说是万能,现在我一有空就念佛。" n; a0 V7 P. Z: T( V% u
南无阿弥陀佛!(二○○一年五月九日 广东 邝丽仪)" Q+ p' k+ I. N% L' n/ E1 Z
按:人生世间 不能无病 病苦加身 无人能替
8 X. a" `+ g3 c$ a& }; [) w 纵使痊愈 长寿百年 不能免死 终入轮回
h2 ^1 [& ?: z 欲得永免 生老病死 当急念佛 誓生净土
% m3 j. t% |' ?' t& n, j$ @
# q/ F# x# S2 {. V9 R & d& F9 U9 Q3 a$ s) p7 M
二、梦中告言 唯有念佛
7 q, Y' x7 Y, T/ n: g7 R. I: L8 I1 U- J) i0 K( O+ b
江西省铅山之安泉,有余水生者,佣于人。0 X) h3 p" o; [- {% h' C
十四年(一九二五),患足疾,疯痹床蓐间,越四年,药莫能愈。家中所有,典质净尽。能得生者,家大伯(余钧)豢养之也。已而大伯卒,梦告之曰:“汝之足疯,乃宿生业障,欲望痊平,唯有念佛。”
! i# n+ {+ J5 F% b 醒语于我,说所梦如此。予信其言,乃具告以念佛之法。3 u" d; {4 R; ^, @, Q8 ~% F- ?
持念三月,又梦一人以杖叩其足曰:“汝速去,毋得在此。”自后足能渐次移动,竟愈。1 L, k: A1 y/ x' V1 Q3 [
愈后念佛间断月余,足疾又将发,大惧,力持念如前。今足疾固愈,而持念更不敢稍懈矣。(《皆大欢喜》第三集 余心道记)
1 w. Y( o. p6 P% F% @, E 按:宿世重业障 医药失其方 念佛获胜德 业消障自亡
( Y* }" `. K; }4 j" B1 x7 j 随口常称佛 应声消诸业 一生不退转 极乐好安歇- F7 o+ |6 q& E% Q' C$ c9 h
. }/ f$ U: s/ _6 h( v
7 l8 S$ u9 b8 I" B3 @+ {- `$ O
三、梦僧告言 念佛可愈/ A0 S( A. @) D
8 Z, m4 s- S, U k& r6 c 忆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夏,寿观廿五岁,苦病四月。于危笃之时,见一僧来临,告言:“你病毋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痊愈。”予乃虔诚高声称念,约有二、三日,家人怪而问其故;予以梦告,并以慰祖父与吾母。至十月起床,皮蜕发换,恍然再世人矣。(节录自《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文十六 .朱寿观)
0 a( N5 @/ k4 q% G/ t5 m. e; B
& z! r8 y* q! n' F& A+ [- \. L
! c2 w4 D7 x3 Q _9 D8 `7 A 四、重病痊愈 其目复明+ e7 g3 b$ j% R4 i. L! I7 ^$ z
, O$ t4 x5 g: U! O
江易园作校长,因极力教授生徒,致用心过度,得病甚重,中西医俱无效。彼向不知佛,江味农来看,谓医既无效,则不须再医;当至心念佛,即可痊愈。易园信之,病遂痊愈, |
|